首页 理论教育 神经原学说

神经原学说

时间:2023-04-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枢神经系统尤其是交感神经中枢对调节血压有重要作用。神经源性高血压的研究,起始于1924年的Hering的经典实验。他用去除压力感受器传入神经的方法引起高血压。即使原发性高血压的启动因素消除,仍会产生持续性高血压。很显然,在高血压发生机制中,神经原学说能较圆满地解释原发性高血压中所见到的各种现象。但是,从当前所积累的文献资料看来,人们对高血压的认识水平还不够,神经原学说至多是一个简单的解释学说而已。

中枢神经系统尤其是交感神经中枢对调节血压有重要作用。周围小动脉是自主神经系统反射性调节血压的靶器官。当该反射出现异常时,如压力感受器过度敏感,血管收缩神经刺激增多,加压素释放过多,都可使靶器官-周围小动脉痉挛而使血压升高。

神经源性高血压的研究,起始于1924年的Hering的经典实验。他用去除压力感受器传入神经的方法引起高血压。Koch(1924年)和Heymany(1934年)都用切断神经的方法,产生了神经源性高血压。

1925年,Starling用结扎颈部血管的方法,使脑部血流减少而产生了高血压。

1954年,Rodband用实验方法,使动物颅内压急性或慢性升高而出现高血压。血压升高的程度和时间,与颅内压升高呈正相关。

1976年,Liard采用持续刺激星状神经节的方法,引起了高血压。

1973年,Ferrario认为血管紧张素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也可引起高血压。

同年,Amer认为交感神经的冲动持续释放,使环一磷酸腺苷(cAMP)下降引起血管壁的生物化学改变和结构改变,从而导致小动脉周围阻力的升高而引起高血压。

1979年,Fouad认为冠脉旁路手术后的血压升高,与心脏的主动脉反射有关.

1986年,Franklin指出;中枢的儿茶酚胺类和血清素能类递质,参与血压的控制和调节。

1988年,Silber认为原发性高血压有多种启动因素,但最终均有神经调节异常和内环境失衡。因此不难推理,神经调节的反馈功能紊乱、失调,在各种慢性高血压中均可发生。即使原发性高血压的启动因素消除,仍会产生持续性高血压。因此时的血压已在神经调节下处于较高的状态。早在1939年和1962年,Katz强调神经源性高血压至少有3种机制在起作用:一是神经感受器,尤其是压力感受器;二是中枢神经系统水平的输入、输出的中间神经元;三是靶器官体循环小动脉。由于上述3种机制的作用,可机械地产生下列效应:①血管平滑肌对正常传出神经冲动的应激性升高(先天性或获得性);②血管收缩神经对血管平滑肌的刺激频率增加;③感受器对正常的阈刺激应激性增强;④动脉血容量的增加,导致动脉管壁承受能力的减弱;⑤加压素释放速度增快,而降解速度却减慢,同时伴有减压激素的破坏加速。

很显然,在高血压发生机制中,神经原学说能较圆满地解释原发性高血压中所见到的各种现象。但是,从当前所积累的文献资料看来,人们对高血压的认识水平还不够,神经原学说至多是一个简单的解释学说而已。实际上高血压的发病机制,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回答和解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