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血压病流行状况

高血压病流行状况

时间:2023-04-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些经济发展较快的发展中国家,高血压患病率增长较快。中国澳门地区高血压患病率达20.45%。江苏省调查显示该省高血压患病率男、女分别为21.9%和17.6%。在世界绝大多数地区,高血压患病率男性均高于女性,尤其在35岁之前。35岁以后女性高血压患病率及血压升高幅度可超过男性,可能与女性妊娠,孕期及产前饮食习惯和内分泌变化有关。

高血压病患病率 世界各地高血压患病率不一,欧美高血压患病率为20%及以上,亚洲为10%~15%,非洲在10%左右。已有的调查表明患病率最低的为印度农村男性,仅为3.4%:患病率最高的为波兰成年女性,45~64岁的妇女患病率高达72.5%。在美国,1999-2000年调查显示,至少有6 500万成年人患有高血压,总的高血压患病率为31.3%,比1994年的28.9%有了一定程度的增加,这种趋势与肥胖人数的增加及人口老龄化有关。欧美发达国家高血压患病率普遍较高,为20%~50%。亚非地区高血压患病率相对较低,如新加坡为14.1%,日本40~69岁中、老年人群高血压病患病率为25%,非洲地区患病率为10%。发达国家高血压患病率明显高于发展中国家,这种差异是生活习惯,饮食结构及社会文化等综合影响的结果。当前,发达国家高血压患病率趋于平衡或呈下降之势,而发展中国家高血压患病率正在快速增长中,如坦桑尼亚等国家高血压相关调查显示了这种趋势。一些经济发展较快的发展中国家,高血压患病率增长较快。甚至逼近发达国家。

经济快速发展的中国,高血压患病率也增长迅猛。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进行了3次高血压大规模普查,患病率1959年为5.1%(患者数3 000万人),1979年为7.7%,(患者数6 000万人),1991年为11.9%(患者数达9 000万人)。3次大规模普查以后,伴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深入,高血压患病率持续上升。“九五”期间我国35~59岁的中年人群,高血压患病率达到24%。在发达国家高血压患病率得到控制后,我国却仍在较快地增加,这是不良生活方式增加、膳食结构改变以及人口老龄化等所致。在我国,发达地区高血压患病率相当高。中国澳门地区高血压患病率达20.45%。2004年底北京市卫生局公布显示的北京市15岁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达25%,上海城区高血压患病率为17.79%,位于该市众多慢性疾病之首。江苏省调查显示该省高血压患病率男、女分别为21.9%和17.6%。我国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的高血压患病率已逼近发达国家:中西部地区高血压患病率也在快速上升,如重庆局部地区20岁以上人群调查高血压患病率达35.43%,这种趋势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从全球范围来看,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国内外研究资料提示人群血压明显上升的年龄在35~40岁。在世界绝大多数地区,高血压患病率男性均高于女性,尤其在35岁之前。35岁以后女性高血压患病率及血压升高幅度可超过男性,可能与女性妊娠,孕期及产前饮食习惯和内分泌变化有关。我国高血压调查显示,患病率城市明显高于农村,北方高于南方,不同职业中患病率最高的是机关工作人员,最低的是农、林业从业人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