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Silber分类(1988年)
1.利尿药 噻嗪类,襻利尿药。
2.周围交感神经系统抑制药 ①周围肾上腺素能阻滞药;②神经节阻断药。
3.作用于中枢神经药。
4.周围α和(或)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药 ①α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药;②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药;③同时作用于α及β肾上腺素能受体的阻滞药。
5.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的血管扩张药。
6.钙离子拮抗药。
7.干扰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药物 ①ACE抑制药;②ATⅡ受体拮抗药。
8.其他药 ①血清素拮抗药;②多巴胺激动药。
二、Houston分类(1989年)
1.利尿药
(1)噻嗪类:①氢氯噻嗪;②氯噻嗪;③环噻嗪;④苯噻嗪;⑤聚噻嗪;⑥氢氟噻嗪;⑦苯氟噻嗪;⑧三氟噻嗪;⑨甲氯噻嗪。
(2)氢氯酮类:①hygroton;②thalitone。
(3)襻利尿药:①呋塞米;②依他尼酸(利尿酸);③布美他尼;④吡咯他尼。
(4)留钾利尿药:①氨苯蝶啶;②阿米洛利;③螺旋内酯。
(5)混合型利尿药:①dyazide;氨苯蝶啶+氢氯噻嗪;②moduretic:氢氯噻嗪+阿米洛利;③aldactazide:螺内酯+氢氯噻嗪。
(6)喹唑啉类:①喹乙宗(quinethazone);②美托拉宗(metolazone)。
(7)吲哚啉类:吲哒帕胺(indapamide)。
2.中枢α受体激动药 可乐定,甲基多巴,胍那苄,胍法辛。
3.节后神经元抑制药 利血平,胍乙啶,胍那决尔。
4.α受体阻滞药 酚妥拉明,酚苄明(苯苄胺)。
5.β受体阻滞药 普萘洛尔,美托洛尔,纳多洛尔,阿替洛尔,噻吗洛尔,吲哚洛尔,拉贝洛尔,醋丁洛尔。
6.血管扩张药
(1)直接血管扩张药:①肼屈嗪;②米诺地尔;③二氮嗪;④硝普钠。
(2)间接血管扩张药(α1阻滞药):①哌唑嗪;②特拉唑嗪。
7.神经节阻断药 曲米芬,喷妥林,美卡拉明(美加明)。
8.ACE抑制药 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赖诺普利。
9.钙离子拮抗药 地尔硫,硝苯地平,维拉帕米,尼群地平,尼卡地平,伊拉地平,尼莫地平。
三、用药习惯的改变
以上可以看出,由于新型有效的抗高血压药问世,有些旧的药物被淘汰。但对抗高血压药物的看法和各国的医生的用药习惯不尽相同,治疗药物选择和治疗标准也不尽相同。20世纪50年代,一般强调严重高血压和恶性高血压才应用药物治疗。1958年,氯噻嗪类利尿药的问世,改变了既往的观点,从而宣告高血压药物治疗的新世纪到来。60年代安全降压药物的问世,是系统研究抗高血压药对患者的治疗作用及其前瞻性研究的开端。观察到高血压患者若不用有效的药物治疗,多较早出现严重的靶器官损害,严酷的事实给临床医生敲响了警钟。所以,60年代和70年代是用药物治疗高血压的高潮阶段。但是,高血压药物在各个国家应用的情况是不一样的。1984年,Doyle比较了12个国家1973年与1982年这两个阶段中全国医院、药房处方中共四大类抗高血压药物在处方上的比例,从这些数字可以看出,各种抗高血压药在不同国家的用药情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