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血压治疗个阶段

高血压治疗个阶段

时间:2023-04-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例如,神经节阻滞药,目前除了樟磺咪芬用于高血压急症和手术中控制血压外,已经很少使用。周围α受体抑制药,如酚妥拉明和酚苄明(苯苄胺)阻滞突触前α1受体和突触后α2受体,临床一般用于高血压急症,儿茶酚胺过高的高血压状态。这是因为人们对高血压的病理生理有了较深刻的认识,从而研制出对抗特定升压机制的新型药物。在高血压治疗方案的发展过程中,最著名和应用最广泛的是阶梯式的治疗方案。

自从抗高血压药物发现以来,高血压的药物治疗可分为8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5年以前) 神经节阻断药的应用;

第二阶段(1945-1953年) 肼苯达嗪与利血平的应用;

第三阶段(1953-1958年) 噻嗪类利尿药的应用;

第四阶段(1958-1961年) 胍乙啶的临床应用;

第五阶段(1960年至今) 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药的临床应用;

第六阶段(1970年至今) ACE抑制药的临床应用;

第七阶段(1980年至今) 钙离子拮抗药的应用;

第八阶段(1990年至今)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应用。

上述阶段的划分,是根据相应时期出现某一类新药后,高血压临床应用该药物就会出现一个高潮。有些药物经临床应用后证明其不良反应比较大,已被逐渐淘汰。例如,神经节阻滞药,目前除了樟磺咪芬用于高血压急症和手术中控制血压外,已经很少使用。

节后肾上腺素能抑制药,如利血平现在较少单独使用。胍乙啶长期应用会产生心脏负性变时和变力作用,现已很少使用。

周围α受体抑制药,如酚妥拉明和酚苄明(苯苄胺)阻滞突触前α1受体和突触后α2受体,临床一般用于高血压急症,儿茶酚胺过高的高血压状态。

利尿药治疗高血压有较久的历史,因其对血脂和电解质的不利影响,目前不单独使用,也较少作为抗高血压的首选药物。

20世纪60年代以来,出现3种新型抗高血压药,即β肾上腺素能阻滞药、ACE抑制药和钙拮抗药。这是因为人们对高血压的病理生理有了较深刻的认识,从而研制出对抗特定升压机制的新型药物。

在高血压治疗方案的发展过程中,最著名和应用最广泛的是阶梯式的治疗方案。该方案系1973年美国医学会提出的,1978年由WHO认可。近20年来,该方案仍在不断修改和完善,至1991年底止,曾出现了多种阶梯治疗方案。

高血压阶梯治疗方案最初四个阶梯用药分别是利尿药、血管扩张药、抗交感神经药和胍乙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