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Katz的心力衰竭病因分类(1960年)
(一)影响体循环静脉回流
1.心外因素:出血、休克,周围血管性虚脱。
2.心脏本身因素:心包填塞,缩窄性心包炎,三尖瓣关闭不全。
(二)影响心室射血和充盈
1.二尖瓣狭窄。
2.肺动脉瓣和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3.二尖瓣或三尖瓣关闭不全。
4.体循环或肺循环高压。
5.肺栓塞或血栓形成。
(三)原发性心肌疾患
1.心肌组织功能丧失。
2.心肌炎。
3.特殊酶缺陷,如脚气病性心脏病。
4.浸润性疾病,如淀粉样变性。
(四)高动力状态
1.血容量过多,如静脉输液。
2.周围血管阻力低,如动静脉瘘,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3.乏氧:贫血,慢性肺心病。
4.对心肌直接代谢效应,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5.先天性心脏病。
二、中国陈灏珠和龚兰生制定的心力衰竭病因(1982年)
(一)心肌病变引起的心肌收缩力减低
冠心病、心肌病、心肌炎、心肌浸润性病变。
(二)压力负荷(后负荷)过重
①左心室射血阻抗增加:高血压,主动脉口狭窄,梗阻型心肌病等;②右心室射血阻抗增加:肺动脉口狭窄,各种引起肺动脉高压的疾病。
(三)压力负荷(前负荷)过重
二尖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和三尖瓣关闭不全,左至右分流的先天性心血管病等。
(四)组织代谢增加和(或)血循环加速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贫血、动静脉瘘、脚气病等。
(五)机械性心室充盈受阻
二尖瓣狭窄,三尖瓣狭窄,心包疾病,限制型心肌病等。
(六)左心室舒张期顺应性减低
冠心病、高血压、梗阻型心肌病、心室肥厚、心肌缺血等。
三、中国卢兴制定的心力衰竭病因(1988年)
(一)原发性心肌舒缩功能障碍
1.弥漫性和局限性心肌损害 ①心肌病;②心肌炎;③心肌梗死;④心肌纤维化;⑤心肌中毒;⑥异常物质沉积(淀粉变性,糖原或色素沉积等)。
2.原发或继发性心肌代谢障碍 ①缺血、缺氧;②维生素B1、维生素B2缺乏;③电解质紊乱;④酸碱平衡紊乱;⑤内分泌障碍。
(二)心脏长期负荷过度
1.压力负荷过度 ①高血压;②主动脉瓣狭窄;③主动脉缩窄;④肥厚性心肌病;⑤肺动脉高压;⑥肺动脉瓣狭窄;⑦肺栓塞:如慢性肺疾患;⑧二尖瓣狭窄。
2.容量负荷过度 ①左心室或右心室容量负荷过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二尖瓣关闭不全,三尖瓣关闭不全,肺动脉瓣关闭不全,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和肺静脉移位。②双心室容量负荷过度: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慢性贫血,动静脉瘘。
(三)心脏舒张充盈受限制
1.心包填塞。
2.缩窄性心包炎。
3.桶状胸伴有心脏移位。
(四)静脉回流不足
1.血容量减少:急性失血,大量体液丧失或渗出。
2.急性小动脉和小静脉扩张。
(五)心脏冲动形成和传导障碍
1.心动过速。
2.期外收缩。
3.心室颤动。
4.急、慢性房室传导阻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