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肺栓塞的经典认识过程

肺栓塞的经典认识过程

时间:2023-04-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肺栓塞在西方工业发达国家是常见的三大心血管病之一,其诊断率低、病死率高,因而在1998年巴西举行的第十三届世界心脏病大会上将其列为21世纪有待解决的肺心血管病课题。随后的半个多世纪对肺栓塞的认识也仅限于尸体解剖的大体观察和少量的动物实验结果。Virchow首次报道肺栓塞时,仅提及肺栓塞的一个临床症状:昏厥。因此,临床上肺栓塞的诊断率很低。但肺栓塞特异的心电图和X线表现仅见于少数患者,多数为非特异性表现。

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以各种栓子阻塞肺动脉系统为其发病原因的一组疾病或临床综合征的总称,包括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脂肪栓塞综合征、羊水栓塞、空气栓塞等。PTE是由于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所致的疾病,以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为其主要临床和病理生理特征。PTE为PE最常见的类型,占PE中的绝大多数(约90%以上),通常所称的PE即指PTE。引起PTE的血栓主要来源于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PTE常为DVT的并发症。DVT与PTE为同一疾病过程在不同部位、不同阶段的两种表现形式,二者共属于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

肺栓塞在西方工业发达国家是常见的三大心血管病之一,其诊断率低、病死率高,因而在1998年巴西举行的第十三届世界心脏病大会上将其列为21世纪有待解决的肺心血管病课题。我国的医务人员长期以来误认为PE是国人的少见疾病,事实并非如此。主要是因为我国医务人员PE的诊断水平低、误漏诊率高的缘故。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它的防治研究才在国内逐渐开展,而且日益得到重视。

最早认识肺栓塞是来自于19世纪尸体解剖的研究,1819年,Laennec在尸解报告中提到了肺栓塞,但对肺栓塞病理研究贡献最大的应是19世纪著名的病理学家Virchow。1846年,Virchow首次将肺栓塞与静脉血栓联系到一起,并首次应用了术语“栓塞”(embolis)。随后的半个多世纪对肺栓塞的认识也仅限于尸体解剖的大体观察和少量的动物实验结果。尽管1935年Maginn等第一次提出“急性肺心病”的概念,但真正阐明急性肺栓塞的病理生理机制还是在20世纪60年代心导管术被广泛用到临床以后。

Virchow首次报道肺栓塞时,仅提及肺栓塞的一个临床症状:昏厥。随后的研究者描述了多种多样的临床症状,但对PTE的诊断缺乏特异性。因此,临床上肺栓塞的诊断率很低。随着心电图、X线、心导管术等的发明,多位学者致力于利用这些影像检查手段来帮助明确诊断。1935年,McGinn和White等首次报道了大面积肺栓塞患者的心电图表现:Ⅰ导联有深的S波,Ⅲ导联有Q波和T波倒置,即后来被称为SQT征。1938年,Westermark第一次发现X线胸片表现有“楔形阴影”。但肺栓塞特异的心电图和X线表现仅见于少数患者,多数为非特异性表现。

肺动脉造影(PAA)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对PTE的认识。1956年,Aitchison等首次在临床上应用PAA诊断PTE,此后选择性PAA被作为PTE诊断的“金标准”。但由于此方法设备昂贵,技术复杂,并且是有创性检查,大大限制了此方法的临床开展。

1964年,Wagner等首次应用I-MAA进行肺灌注显像成功的显示了血管阻塞的部位,随后发展的肺通气/灌注扫描提高了这种方法对肺栓塞诊断的特异性与敏感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