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肺栓塞的诊断

肺栓塞的诊断

时间:2023-04-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846年,Virchow首次提出肺栓塞时,仅描述肺动脉主干或大分支阻塞病例的临床表现为突然昏厥。1899年,Osler等在详细描述肺栓塞的病理时提及,当慢性心脏病患者出现咯血时应考虑肺栓塞的可能。1908年,MacKenzie注意到大面积肺栓塞者表现为严重的呼吸困难伴逐渐的意识丧失。

1846年,Virchow首次提出肺栓塞时,仅描述肺动脉主干或大分支阻塞病例的临床表现为突然昏厥。1899年,Osler等在详细描述肺栓塞的病理时提及,当慢性心脏病患者出现咯血时应考虑肺栓塞的可能。1906年,Steell详细描述了肺栓塞的临床症状,表现有咯血、胸痛、胸膜摩擦音和少量胸腔积液,强调大面积肺栓塞患者常出现突发严重的呼吸困难和胸部压迫感。1908年,MacKenzie注意到大面积肺栓塞者表现为严重的呼吸困难伴逐渐的意识丧失。1935年,McGinn和White等发现9例大面积肺栓塞患者均出现休克、晕厥、颈静脉怒张。1969年,Dalen等特别强调大面积肺栓塞患者常出现急性无法解释的呼吸困难(acute unexplained dyspnea)。随后的研究发现PTE的临床症状多种多样,但均缺乏特异性。1964年Uhland等通过尸解发现肺栓塞者临床诊断不足25%。

一、心电图

1935年,McGinn和White等首次报道了5例大面积肺栓塞患者的心电图表现:Ⅰ导联有深的S波,Ⅲ导联有Q波和T波倒置,即后来被称为SQT征。但大多数病例表现有非特异性的心电图异常,较多见的表现包括V1-V4的T波改变和ST段异常。心电图改变多在发病后即刻开始出现,以后随病程的发展演变而呈动态变化。观察到心电图的动态改变较之静态异常对于提示PTE具有更大意义。

二、胸部X线

1924年,Kohlman描述PTE患者的胸部X线可见三角形或类圆形阴影。1991年,Stein总结了对肺栓塞X线表现的相关研究,认为肺栓塞胸部X线多有异常表现,但缺乏特异性。2001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在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断与治疗指南中,总结肺栓塞胸部X线平片的表现如下:区域性肺血管纹理变细、稀疏或消失,肺野透亮度增加;肺野局部浸润性阴影;尖端指向肺门的楔形阴影;肺不张或膨胀不全;右下肺动脉干增宽或伴截断征;肺动脉段膨隆以及右心室扩大征;患侧横膈抬高;少至中量胸腔积液征等。仅凭X线胸片不能确诊或排除PTE,但在提供疑似PTE线索和排除其他疾病方面,X线胸片具有重要作用。

三、血气分析

1960年,Robin首次报道了大面积肺栓塞患者的动脉血气浓度为34%~59%,1964年,Sasahara报道5例肺栓塞患者中4例动脉氧分压paO2(不吸氧时)<80mmHg,1例>80mmHg。1971年,Dexter实验室首次报道了大系列急性肺栓塞患者的血气分析结果,1995年,PIOPED对280例肺栓塞患者进行的血气分析发现,25%原无心肺疾病和15%原有心肺疾病的肺栓塞患者paO2(不吸氧时)>80mmHg,11%的患者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Aa)O2]正常。总之,肺栓塞患者常表现为低氧血症、低碳酸血症、P(Aa)O2增大,部分患者的结果可以正常。

四、肺动脉造影

肺动脉造影(PAA)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对PTE的认识。1931年,Moniz报道了首例PAA。1939年,Robb和Steinberg用大孔针注射碘造影剂,在不同时刻拍胸部X线片,得到了右心、肺循环、左心的清晰影像。1941年,Jesser和de Takats应用Robb-Steinberg技术完成了犬的肺动脉造影,通过静脉注射含有硫酸钡的混合物造成肺动脉栓塞,发现肺动脉阻塞和“动脉壁缺损”,并发现实验性肺栓塞导致右心突然扩张。1952年,Lochhead等诱导狗静脉内自体血凝块形成,释放后导致PTE,并行PAA检查,发现血流可以在血栓栓塞处出现“充盈缺损”改变。1956年,Aitchison等首次在临床上应用PAA诊断PTE,作者对胸片显示右上肺有Westermark征的1例患者,直接在右肺动脉主干注射造影剂,发现右上肺叶无造影剂灌注。1963年,Wilhelm等应用Robb-Steinberg技术通过静脉注射造影剂对50例疑诊为肺栓塞的患者进行了研究,观察肺动脉栓塞的特征性表现:截断征和充盈缺损。随后Wilhelmsen(1963年)和Sasahara(1964)将造影剂注入主肺动脉或右室流出道进行了选择性肺动脉造影。20世纪60年代末选择性PAA被作为PTE诊断的金标准。

PAA的敏感性约为98%,特异性为95%~98%。PTE的直接征象有肺血管内造影剂充盈缺损,伴或不伴轨道征的血流阻断;间接征象有肺动脉造影剂流动缓慢,局部低灌注,静脉回流延迟等。如缺乏PTE的直接征象,不能诊断PTE。肺动脉造影是一种有创性检查,发生致命性或严重并发症的可能性分别为0.1%和1.5%,应严格掌握其适应证。如果其他无创性检查手段能够确诊PTE,而且临床上拟仅采取内科治疗时,则不必进行此项检查。

五、核素肺通气/灌注扫描

1961年,Taplia等应用113mIn标记的聚合人血清清蛋白研究肝脏吞噬细胞功能时发现,大部分MAA颗粒沉积在肺组织内,1964年,Wagner等首次应用I-MAA进行肺灌注显像成功的显示了血管阻塞的部位,1966年,Fred等对其敏感性进行了评价,27例肺动脉造影确诊的PTE患者中26例肺扫描显示异常。1968年,Wager等利用放射性氙进行肺通气显像,增加了核素肺显像诊断PTE的特异性。1971年,完成的肺栓塞诊断的前瞻性研究(PIOPEI),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其研究结果提示,典型征象呈肺段分布的肺灌注缺损,并与通气显像不匹配。但是由于许多疾病可以同时影响患者的肺通气和血流状况,致使通气/灌注扫描在结果判定上较为复杂,需密切结合临床进行判读。扫描结果分为3类:①高度可能 其征象为至少1个或更多叶段的局部灌注缺损,而该部位通气良好或X线胸片无异常;②正常或接近正常;③非诊断性异常其征象介于高度可能与正常之间。高度可能的显像结果对PTE诊断的特异性达88%;正常的显像结果则可基本排除PTE;而多数临床疑诊病例的显像结果呈中度可能和低度可能,此时对PTE诊断的特异性仅分别为30%和14%,难于作出明确诊断。

六、超声心动图

1977年,Covarrubias等首次报道应用超声心动图评价PTE。1978年,Steckley等以选择性PAA作为金标准评价超声心动图对PTE的诊断价值。1986年,Kasper等报道超声心动图发现肺动脉内的血栓征象具有高度特异性。1987年,Come等报道连续超声心动图检查可以评价PTE治疗前后的血流动力学反应,并指出可用室壁运动幅度降低对PTE的诊断有高度提示意义。1992年,Wittlich等报道经食管超声检测大面积肺动脉栓塞。2001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在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断与治疗指南中,综述国内外文献认为,超声心动图在提示诊断和排除其他心血管疾患方面有重要价值。

七、螺旋CT和电子束CT

20世纪后期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螺旋CT和技术的进步,对PTE-DVT的诊断产生了重大推动作用。1978年,Sinner等利用CT早期发现PI的征象,激发了放射科医生对CT作为无创性技术诊断PTE的兴趣。EBCT和螺旋容积CT(spiral volumetric CT,SVCT)快速扫描技术的发展,使以CT诊断PTE成为可能。1992年,Remy-Jardin等首次报道了以SVCT与肺动脉造影比较诊断PTE的结果,敏感性达100%,特异性为96%。

八、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成像(MRI)在显示心脏、大血管、纵隔和肺门结构方面更有优势。1987年,Pope等利用MRI诊断PTE,并对操作参数进行了评价。1997年,Meaney等利用磁共振肺动脉造影(MRPA)来诊断PTE,通过单次呼吸可以获得三维图像。MRI可能具有潜在的识别新旧血栓的能力,在诊断急性和慢性PTE方面有一定优势,有可能为将来确定溶栓方案提供依据。与CT比较,MRI的优点是不需要含碘造影剂,可避免肾毒性,没有射线辐射;缺点是影像质量与CT相比还有待改进,对亚段栓子的分辨率明显降低,病情重的患者难于配合,花费较高等,这些不足限制了MRI的临床应用。

九、血浆D-二聚体

血浆D-二聚体(D-dimer)是交联纤维蛋白在纤溶系统作用下产生的可溶性降解产物,为一个特异性的纤溶过程标记物,在血栓栓塞时,因血栓纤维蛋白溶解使其血中浓度升高。1971年,Wilson等发现肺栓塞患者血浆纤维素降解产物(fibrin split products,FSPs)增高,1973年,Dexter实验室进一步证实了这一发现,由于对纤维蛋白原及降解产物也敏感,所以,这种方法对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特异性不高。1983年,Rylatt等首次建立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D-二聚体进行定量检测,1986年,Elms等创建乳胶颗粒凝集法(Latex法)检测对血中D-二聚体进行定性检测。D-二聚体对PTE诊断的敏感性达92%~100%,但其特异性较低,仅为40%~43%。手术、肿瘤、炎症、感染、组织坏死等情况均可使D-二聚体升高。在临床应用中,D-二聚体对急性PTE有较大的排除诊断价值,若其含量低于500μg/L,可基本除外急性PTE。而且动态观察D-二聚体的含量变化,有助于病情的判断和疗效的观察。ELISA是较为可靠的检测方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