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哮喘是常见的发作性肺部过敏性疾病,临床以呼吸困难、喉间哮鸣、阵发性发作为特征。
【病因病机】
现代医学认为本病主要是由于气候变化、精神因素、饮食、不良刺激等诱发的肺部变态反应性疾病,病理特征是气管痉挛、呼吸不畅。本病属中医哮病,基本病机是气滞痰伏。中医认为肺为娇脏,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输布津液。诸多诱因,均直接造成肺气不利、肺失宣发肃降,从而津液内停,津停则为痰饮。痰饮留伏,胶固于膈间肺俞,一遇外邪触动,则痰气逆出现哮喘。《证因脉治》云:“哮病之因,痰饮留伏,结成窠臼,潜伏于内。偶有七情之犯,饮食之伤,或外有时令之风寒束其肌表,则哮喘之证作矣。”气郁痰阻,则呼长吸短、窘迫困难。气流不畅,则喉间哮鸣有声。
【治疗思路】
基于本病是因伏痰胶固肺脏,气道阻滞闭郁所成,但本病的痰为伏痰、胶固之痰,非脾虚所生泛溢之湿痰可比,不通顺气机而言治痰,终不可如愿,故治疗当以宣肺理气、化痰解痉为基本原则。治痰一般不宜燥湿化痰,因燥可伤肺,宜涤痰、豁痰。张景岳指出:“痰盛作喘者,虽宜治痰……然痰之为病,亦惟为病之标耳,犹必有生痰之本。故凡痰因火而动者,必须先治其火。痰因寒而生者,必须先去其寒,必须先治其火。痰因寒而生者,必须先去其寒。至于或因气逆,或因风邪,或因湿滞,或因脾胃虚弱,有一于此,皆能生痰。使欲治痰而不治其所以痰,则痰终不能治,而喘何以愈哉。”
古代医家将哮分为寒、热论治。临床上绝大多数病人的表现均大同小异,偏寒偏热的证据往往不足,且本病之寒热,常迅速转化,故不宜仅分寒、热,而应根据诱发因素、年龄、病程等综合分类。一般说来,属触感外邪即发者,可称“风哮”;年深病久气弱者,为“虚哮”;因精神因素而发者,可称为气哮。风哮宜表散,气哮宜理气,虚哮宜固补。但峻补则壅塞,滋补则助痰,温热助阳则烁金耗液,养阴则助痰,惟有清补肺气、涩敛肺气可用。
【辨证论治】
1.风哮 多见于气候变化之时,失于调摄,风寒袭肺诱发。临床可分为冷哮、热哮。
冷哮 证见呼吸急促,喉痒、喉间哮鸣,咳嗽、咳少量清稀痰,胸膈满闷,面色晦滞带青,头痛,畏寒身冷,舌淡、苔薄白,脉浮紧。治宜疏风散寒,宣肺化痰。方用九宝汤加减:麻黄、杏仁、紫苏叶、橘红、甘草、桂枝、薄荷、桑白皮、大腹皮、茯苓、葱白、细辛、法半夏、生姜。
热哮 证见呼吸急促,喉痒、喉间哮鸣,咳嗽咳黄黏痰,胸膈满闷,面赤口干,头痛、发热,舌苔薄黄,脉浮数。治宜疏风清热,宣肺利气。方用越婢加半夏汤减:麻黄、杏仁、石膏、甘草、瓜蒌、川贝母、桔梗、桑白皮、地龙、半夏、生姜。
2.痰哮 多见于素有喘哮之疾,临床亦可分为冷哮、热哮。
冷哮 常因受凉和过食寒冷饮食所诱发。证见呼吸困难,喉间哮鸣,咳痰清稀量多或黏,胸膈满闷,面色晦滞带青,坐卧不宁,或唇绀自汗,舌淡胖、苔白滑腻,脉象滑或弦。治宜宣肺开闭,豁痰利窍。方用小青龙汤加减:麻黄、甘草、桂枝、细辛、法半夏、干姜、射干、五味子、苏子、沉香、僵蚕、蝉蜕。
热哮 多因外感温热邪气所诱发。证见呼吸急促,喉间哮鸣,咳痰黄黏量多,胸膈满闷,面赤口干,发热,出汗,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腻,脉洪或滑数。治宜宣肺清热,涤痰利气。方用麻杏石甘汤加减:麻黄、杏仁、石膏、甘草、柴胡、黄芩、青黛、海蛤粉、瓜蒌、川贝母、桑白皮、地龙。
3.气哮 多因精神因素诱发,常于情绪紧张后发作里,临床可分为气滞型、郁火型。
气滞型 证见呼吸困难、喉间哮鸣,胸胁脘腹胀闷,面色晦滞带青,唇绀,舌苔白,脉弦。治宜理气开闭,豁痰利窍。方用苏子降气汤加减:苏子、杏仁、橘红、甘草、厚朴、当归、柴胡、郁金、沉香、葶苈子、茯苓、半夏、生姜。
郁火型 证见呼吸急促,喉间哮鸣,胸胁脘腹胀闷痛,面赤,口干口苦,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治宜清热泻火,涤痰下气。方用小柴胡汤加减:柴胡、郁金、黄芩、青黛、海蛤粉、枳实、芍药、半夏、生姜、甘草。
4.虚哮 病程日久,肺气耗损,痰邪深伏,致成难以彻底缓解的虚哮。
气虚证 证见喘哮多年,常呼吸急促,胸闷憋气,痰多色白如沫,动即喉间哮鸣,常乏力、头晕,腹满纳呆,便溏,自汗心悸,头面四肢浮肿,舌淡有齿痕,苔白或白腻。治宜健脾益气,补土生金。方用六君子汤加味: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山药、五味子、薏苡仁、杏仁、半夏、陈皮。
阳虚证 喘哮多年,常呼吸急促,胸闷憋气,痰多色白如沫,动即喉间哮鸣,夜卧尤重,腰膝酸软腿沉,畏冷、自汗心悸,面色青晦滞,舌淡、苔白腻,脉细弱。治宜温阳益气,降逆定喘。方用人参理肺汤加味:人参、当归、桔梗、麻黄、杏仁、木香、苏子、五味子、沉香、罂粟壳、淫羊藿、补骨脂。
5.变证
肺胀 哮证日久,肺气大损,痰浊泛溢,内积于肺,遂成肺胀。证见动则喘息不止,气息难以接续,痰嗽频频,痰量大、色白、泡沫状,胸廓高张、胁间饱满,呈“桶状胸”,面色晦暗少泽,肌枯干燥,或常自汗、心悸,或见浮肿、胁下不适。每遇外感,辄加咳嗽,此时可出现喉间哮鸣。治宜补肺敛肺,消痰消肿。方用皱肺丸加减:核桃仁、五味子、人参、桂枝、紫菀、款冬花、山药、炙黄芪、芡实、白果、沙参、苏子、罂粟壳。
厥脱证 严重的哮喘发作,或哮喘发作持续过久,出现肺气闭塞,周身气血逆乱的厥脱证。证见呼吸困难,呼长吸短,气息急促,唇甲发绀,颜面苍白,四肢厥冷,意识模糊,皮肤潮湿,脉细数或沉伏。治宜开闭逐痰,回阳救逆。灸肺俞、膈俞,方用回阳救急汤加减:人参、肉桂、附子、炙甘草、陈皮、麝香、半夏、干姜、五味子、苏子、沉香、白芥子、当归。同时配合西医救急,用氢化可的松100~400毫克,加入5%葡萄液中静脉滴注,吸氧。
哮喘属难治病证,正确的辨证论治,对缓解病情有效,但迄今,仍无特效的根治疗法。欲控制复发,达到彻底根治,必须从病因、病机、治法、组方制药等环节,用正确的理论指导系统地探索、创新、改进。
【病案举例】
秦某,男,30岁,1997年1月3日初诊。患者诉自幼即患哮喘,每因劳累或受寒就发作。发作时喘息、气短难续,喉间痰鸣,胸部憋闷不适,汗出肢冷,嘴唇发绀,面色青灰等。平素身体虚弱,极易受凉感冒。曾四处求医,终未根治。1周前又因洗澡受凉而发病,特来我院诊治,以支气管哮喘收入院。症状:呼吸急促、气短难续,喉间哮鸣,胸部憋闷疼痛,汗出肢冷,嘴唇发绀,形体瘦弱,神倦无力,脉细弱、舌质淡、苔薄白微腻。查体:T38.6C,P82次/分,R26次/分,BP110/80mmHg,痛苦病容,形体消瘦,嘴唇发绀,呼吸稍促,双肺扣诊清音,满肺哮鸣音,心(-),腹(-)。胸部X线报告:双肺透亮度增强。白细胞15.8×109/L,中性粒细胞0.8,淋巴细胞0.15,嗜酸性粒细胞0.05。中医诊断:哮证(虚哮,脾肺气虚、痰浊阻肺);西医诊断:支气管哮喘。治法:健脾益气、化痰肃肺;方药用六君子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人参5克,黄芪30克,防风10克,白术20克,茯苓12克,半夏10克,陈皮10克,葶苈子10克,白芥子10克,莱菔子10克,川贝母10克,白屈菜10克,山药15克,丹参30克,桑白皮10克,甘草6克。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5剂。
二诊 哮咳已减,胸闷减轻,精神好转,舌苔薄腻,脉细弱。查体:T37.6℃,P82次/分,R22次/分,嘴唇稍见发绀,呼吸稍促,双肺叩诊清音,满肺哮鸣音明显减轻,仍以原方继续服5剂。
三诊 病情继续好转,嘴唇发绀消失,呼吸平稳,双肺可闻及少量哮鸣音,原方去莱菔子、桑白皮,加薏苡仁30克,5剂。哮喘消失,精神饱满,高兴出院。
王某,男,9岁,2005年7月初诊。其母代诉反复出现夜晚喘鸣,咳痰3年多。因玩耍掉水井后受寒发生咳嗽,喉咙哮鸣声,喘而气粗,舌红苔腻,脉弦,R28次/分,痛苦病容,嘴唇发绀,呼吸稍促,满肺哮鸣音。患儿父母拒绝照片和化验,只要求开中药。中医诊断:哮证(热哮,痰浊束肺);西医诊断:支气管哮喘。治法:清肺化痰、降逆平喘;方药用小青龙汤加减;炙麻黄4克,杏仁10克,甘草6克,款冬花10克,桂枝8克,芍药9克,干姜8克,半夏10克,桑白皮15克,法半夏10克,苏子10克,葶苈子10克,白屈菜10克,瓜子金10克,川贝母10克。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5剂。
二诊 服上方5剂哮喘即止,仍咳黄痰,流涕,恶风。止嗽散加减,桑叶10克,葶苈子10克,川贝母15克,杏仁10克,桔梗10克,炙紫菀10克,白前10克,白屈菜10克,瓜子金10克,荆芥10克,甘草6克。
三诊 服上方1周诸症基本已消,天气忽然下雪变冷,哮喘复发,苔薄白,脉弦。定喘汤加减,炙麻黄5克,杏仁10克,炙款冬花10克,川贝母10克,甘草6克,桑白皮10克,法半夏10克,白屈菜10克,瓜子金10克,白果8克,紫苏叶6克,太子参15克,荆芥10克。
四诊 用药4剂诸症大减,间发哮喘,仍服原方。
五诊1周后,喘咳已止,时喉中有痰鸣音,余无其他异常,依然守方10天,同时配合服用补肺益气丸善后。
张某,男,15岁,2000年6月7日初诊。诉哮喘多年,复发1天,晨4时发作,气促,喷嚏、流涕,咳黄痰,舌红、苔薄黄,脉细数。R26次/分,口唇无发绀,满肺哮鸣音。中医诊断:哮证(风哮,痰热壅肺);西医诊断:支气管哮喘。治法:清热化痰、宣肺平喘。方药用麻杏石甘汤合止嗽散:炙麻黄5克,杏仁10克,甘草6克,生石膏30克,白屈菜10克,瓜子金15克,桑白皮15克,黄芩8克,瓜蒌10克,炙紫菀10克,炙百部10克,白前10克,桔梗10克,川贝母10克。日1剂,水煎2次,分2次服,5剂。
二诊 哮喘已平,鼻塞,苔薄腻,脉细滑。R20次/分,双肺可闻及少量的哮鸣音。仍以清热化痰为主,处方:黄芩10克,桑白皮15克,川贝15克,炙紫菀10克,炙百部10克,陈皮10克,桔梗10克,白屈菜10克,瓜子金15克,甘草6克,矮地茶10克。
三诊 服上药7剂,哮喘已止,呼吸平稳,喷嚏、流涕已去。以玉屏风散化裁10剂扶正善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