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肚子疼拉肚子哪种药药效比较快

肚子疼拉肚子哪种药药效比较快

时间:2023-04-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溃疡性结肠炎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确切病因未明,与肠道感染、精神障碍、遗传、自身免疫、肠内酶、肠黏膜防御功能障碍等因素相关,主要病变是肠黏膜溃疡糜烂。邪气微则伏于内,日损肠道,成为慢性UC。黏膜表面有脓性物,黏膜糜烂溃疡,隐窝脓肿,活动性UC存在厌氧菌增加及细菌性炎性产物、细胞毒增加等变化。

溃疡性结肠炎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以下简称UC)确切病因未明,与肠道感染、精神障碍、遗传、自身免疫、肠内酶、肠黏膜防御功能障碍等因素相关,主要病变是肠黏膜溃疡糜烂。临床以反复发作或持续的腹泻、血性黏液便、腹痛、里急后重为特征,少数病例有便秘。

【病因病机】

西医学对其病因认识尚未完全明确。近年来,多数学者认为其发病的主要原因可能和机体细胞免疫异常以及遗传等因素有关,而饮食失调、感染、劳累、精神刺激等可成为本病发作的诱因。

中医常按“痢疾”“内痈疡”辨治,病机是邪气侵犯、脏腑气化失调。风寒湿热毒邪在正虚(因饮食失调、饮食不节、七情内伤、劳倦、妊娠损伤、先天不足等引起脾虚肠弱)的基础上内袭,邪气盛时即发病,成为急性暴发型、初发型。邪气微则伏于内,日损肠道,成为慢性UC。

中医认为大肠乃阳明之腑,多气多血,以通顺为贵,腑气郁阻,气滞必血瘀,血瘀则组织失养而血败肉腐。血败必生毒,肉腐则疡,故中医认为“疡之所生莫不由毒,莫不有毒”,因而可按“内疡”辨治UC。中医还认为,血溢脉外留而不去必为瘀,瘀与出血常互为因果。UC便血而排便不畅,必有恶血留滞而为瘀之势。血与津犹舟与水,“血犹舟也,津液水也,水津充沛舟才能行”。“夫人身之血如胭脂然,有质有色,可粉可淖。……其淖者,津液为之和也,津液为火灼竭,则血行瘀滞”(《读医随笔》)。腹泻、便血必耗伤津液致血失和,运行不利,滞而为瘀。现代研究表明,UC的炎症程度与血液的高黏相关,炎症越重,外则腹泻越重,内则血液黏度愈高。UC病变处局部明显存在血液循环障碍、黏膜缺血缺氧改变,如黏膜充血、浮肿,粗糙不平、呈颗粒状,瘢痕形成。黏膜表面有脓性物,黏膜糜烂溃疡,隐窝脓肿,活动性UC存在厌氧菌增加及细菌性炎性产物、细胞毒增加等变化。

急性暴发型、初发型病理变化主要为邪气损伤胃肠,清浊不分,酿成湿热;邪浊滞肠,与气血相搏,血败肉腐;气阴两伤而邪气未尽,久治不愈,常发展成慢性UC。

慢性UC病理是正虚邪恋、本虚标实,尤以脾虚肠弱为内在条件。盖脾主运化升清、统血摄血,而肠主传导。脾虚失运,则水湿内生,蕴久化热而下注大肠,腑气受损;清气不升则生泄泻;血失统摄,脉络受损则血溢络外而便血;脾虚失卫则邪气易干,正不胜邪而邪恋;肠弱传导不利则浊滞而排便不爽。后期可及肝肾胃,导致诸脏气化失调和功能不足,成为病变过程中的主要病理特征。若外邪乘虚而入,或复因饮食失调、七情内伤、起居不慎、劳倦过度则又复发或急性暴发。有形邪与无形邪胶结则病情持久,形成恶性循环。

本病初病在经,久病入络,湿热积滞蕴结大肠,日久伤及肠络,气滞血瘀,便下黏液、脓血,经久不愈。

【治疗思路】

UC的治疗必须立足整体观念,通过脏腑功能的调理与全身功能活动的改善来促进黏膜修复。无论祛邪与扶正,皆以使脾健肠畅、气血调和为中心。脾健肠畅则清升浊降而泻自止,气顺而腹痛自除,血和则脓血自愈。在临床上,还应重视活血解毒药的使用,活血解毒药有调整免疫、抗炎、抑菌、清除炎性产物与细胞毒,改善肠道菌群,改善肠组织血循环,改善血液高黏状态,抑制黏膜异样增生与组织纤维化,及镇静、止痛、改善肠道运动等作用,这些都有利于UC病变的修复与消除。

中医治疗UC的作用机制不能用现代药效学、药理学来完整地具体地解释,它是多途径多层次多因素的综合作用,在改善患者全身状况及减少副作用方面优于西药。目前报道中医治疗UC的疗效不一,这固然与患者病情、体质、地域及疗效标准、医者认识等方面的差异相关,但更与中医采用口服汤剂及重视整体治疗密切相关。因为黏膜的修复,病灶的消除取决于病变部位的药物浓度与局部活化程度,局部药物浓度高则活化程度高,病灶消除与黏膜修复越快越彻底,故要提高疗效,必须要加强整体治疗与局部治疗。

局部治疗宜采用保留灌肠法与肠溶剂,因为汤剂主要是通过小肠以上的消化道(尤其是小肠)对药物的吸收,然后借助于血液循环,使药物有效成分到达局部。由于这个过程中伴有药物分布、代谢过程,且UC又有肠组织血液灌注不足、循环障碍的病理变化,因此,口服汤剂治疗时病变区的药物浓度较小,影响了活化度,导致病理疗效差于症状疗效。如果试图通过加大药量来提高病理疗效,必然会增加医疗费用、延长疗程及因用药量大而产生副作用。保留灌肠法与肠溶剂是药物直接投置病变区,同时由于结肠吸收功能低于小肠,被吸收的成分和药物分布相对而言较少,这样,在同样药量下则局部药物浓度和活性程度势必显著提高,有利于病灶修复,显著提高病理疗效。

【辨证施治】

临床上暴发型、初发型UC分为湿热、寒湿、肠风、伤食、正虚(气阴两伤)恋邪。慢性UC分本证与标证,本证有气虚、阳虚、阴虚、血虚,标证有肝郁气滞,湿、痰、瘀。各种本虚证可单见,也可夹数种邪实。

寒湿内阻 证见腹泻如水样,腹痛,身困重,肢倦乏力,食欲缺乏,脘胀不舒,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腻,脉滑。治宜温中祛湿。方用平胃散或胃苓汤。

肠风内动 证见腹泻夹白色黏液,腹痛绵绵,反复发作,气候变冷时复发或加重,畏寒怕冷,肢倦乏力,食欲缺乏,食后脘胀不舒,舌淡、苔白,脉缓。治宜疏风除湿,方用藿香正气散、藿朴夏苓汤、葛根汤之类。

食积阻滞 常因饮食不当诱发或加重,食后腹痛绵绵欲大便,腹泻,痢下不畅,夹不消化食物,舌淡苔薄白,脉滑。治宜消食导滞、理气宽肠,方用保和丸。

湿热蕴结 证见便下黏液脓血,腹痛拒按,里急后重,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治宜清热祛湿,行气导滞。方用白头翁汤加广木香、赤芍。热重于湿者,加金银花、红藤、败酱草;湿重于热者,加苍术、厚朴;夹有食滞,痢下不畅,腹痛拒按者,加槟榔、枳实、山楂、神曲。

脾胃虚弱 证见大便时溏时泻,反复发作,夹白色黏液或不消化食物,腹痛绵绵,肢倦乏力,食欲缺乏,食后脘胀不舒,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缓无力。治宜健脾益气,温中祛湿。方用参苓白术散加苍术、厚朴、升麻;夹寒加附子、干姜;发热加广木香、黄连;夹食滞加山楂、神曲、鸡内金。

肝脾不和 证见胁腹痞闷,嗳气少食,常因精神刺激或情绪抑郁而发生腹痛泄泻,便下不爽,胁肋胀闷,舌淡、苔薄,脉弦。治宜疏肝解郁、调和脾胃,方用痛泻要方合四磨饮。

脾肾阳虚 证见腹痛腹泻,多在黎明之前腹痛作泻,泻后痛减,甚则泻下不止,腰酸腹冷,四肢欠温,食少神疲。舌淡,苔白,脉沉细。治宜温补脾肾、敛肠止泻,方用附子理中丸合四神丸加赤石脂、禹余粮、诃子肉。

血瘀肠络 证见腹部刺痛、腹泻,大便常有黏液或脓血,面色晦暗。舌暗红,边有瘀斑,苔白,脉细或涩。治宜化瘀通络,行气止痛,方用少腹逐瘀汤加味。

阴虚血亏 证见久病不愈,腹痛腹泻,反复发作,午后低热,头晕目眩,形体消瘦无力,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治宜养阴补血,补气固肠。方用生脉饮合六君子汤加五味子、乌梅、芡实、山药、赤石脂。

【局部治疗】

暴发型、初发型用白头翁汤加白花蛇舌草、赤芍、白芍,煎水,保留灌肠。慢性者用锡类散、云南白药、生肌散保留灌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