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甲骨文象用木头交叉构成的井口形,用以表示水井。“井井有条”的“井井”即是。“井井有条”语出《荀子·儒效》:“井井兮其有理也。”今译为“井井然而有条理”。后来此语的语义有发展,由讲人的德行变为形容整齐而不乱,如“把屋子拾掇得井井有条”即是。除“井井有条”外,“井然”、“井然有序”也是由上述引文节缩而成的。《东周列国志》第五十一回:“及见叔敖行事,井井有条。”“秩序井然”也比喻层次分明,条理清楚。
“井井有条”与水井有关系吗_成语纠正误解三百例
没关系。“井井有条”的“井”是象形字。甲骨文象用木头交叉构成的井口形,用以表示水井。我国古代奴隶社会实行过一种土地使用的管理制度叫“井田制”。这种制度是把方圆九百亩的土地,用“井字形”平分为九块,每块一百亩,分给八家各一块为私田,“井”字中间的那一块为公田,由八家共耕。由于这“井田”十分整齐而有条理,由此使“井”字有了“整齐而有条理”的意思。“井井有条”的“井井”即是。“井井有条”语出《荀子·儒效》:“井井兮其有理也。”此处的“井井”即是有条理的样子,“有理”是有条理。这句话是讲大儒德行的一种表现。今译为“井井然而有条理”。后来此语的语义有发展,由讲人的德行变为形容整齐而不乱,如“把屋子拾掇得井井有条”即是。除“井井有条”外,“井然”(形容整齐有条理的样子)、“井然有序”(形容整齐而有秩序)也是由上述引文节缩而成的。下面举几个用例。《东周列国志》第五十一回:“及见叔敖行事,井井有条。”吕振羽《简明中国通史》第十三章:“人民相处井井有序,没有互相疑忌、妒忌、争夺之事。”孙中山《社会建设·民权初步》第一章:“既提之案,必当按次讨论,而后依法表决。一言一动,秩序井然。”
“秩序井然”也比喻层次分明,条理清楚。如茅盾《关于大众文艺》:“什么是民间文艺的基本要素呢?我以为第一是故事的逐步展开,秩序井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