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乳房与气血津液的关系

乳房与气血津液的关系

时间:2023-04-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气是维持人体生理功能的物质基础,同样乳房正常生理功能的完成离不开气。肝脾气滞可致痰凝血瘀结于乳络产生乳癖;产后忧郁、肝气郁结易发乳痈。气与血在乳房生理与病理中占有重要地位。脾失健运是临床上乳房病中常见的湿聚成痰成肿的原因。

精、气、神是人体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乳房与气

气是维持人体生理功能的物质基础,同样乳房正常生理功能的完成离不开气。《医门法律·先哲格言》谓:“真气所在,其义有三,曰上中下也。上者受于天,以通呼吸者也;中者生于水谷,以养营卫者也;下者气化于精,藏于命门,以为三焦之根本者也。故上有气海,曰膻中也,其治在肺;中有水谷气血之海,曰中气也,其治在脾胃;下有气海,曰丹田也,其治在肾,人之所赖,惟此气耳,气聚则生,气散则死。”

气是一种动力,可生发、气化、营养、推动、输布。正是由于气的这一功能,维持了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在乳房表现为肾气盛,天癸至,乳房则发育、成熟,功能健全;胃气盛,则体格健壮,产后乳汁多而厚。气有温煦、固摄、防御的功能,脏腑中肺主气,肾纳气,肺气主升,胃气主降,肝气疏达,心气鼓动,共同完成了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

当气机失调时可以发生乳房疾病。

1.气虚 先天肾气不足,可出现先天性乳房发育不良症,加之后天脾气不足,乳房失养;胃气虚,受纳不足,脾气无力运化,气血化生无源,可出现乳汁不足、清稀,乳房松弛不收;脾气虚乳汁无权收涩出现乳泣;气虚脾失健运,恣食甘厚之品,蕴热于阳明,可产生乳痈、乳发等症。

2.气滞 气不行则滞。肺气不宣可为“滞”,表现腑气不通、大便不畅,在乳房疾病中宣肺通便是治疗的一个重要环节;肝气郁滞是乳房疾病病机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其因在于足厥阴肝经贯膈布胁肋,绕乳头,乳房与肝息息相关。肝脾气滞可致痰凝血瘀结于乳络产生乳癖;产后忧郁、肝气郁结易发乳痈。

3.气郁化火 气不行则滞而不通,气属阳,有温煦之力,气聚不散则壅积为痞,温之有余则可化热,热极生火,临床可见热迫血外溢的乳衄;外伤后气滞血瘀、瘀久化热成脓;肝气郁结,化火结毒的乳岩等。

(二)乳房与血

《灵枢·决气篇》云“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为赤,是谓血。”血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血在脉中周流不息,注五脏,灌六腑,濡养滋润着人体,有得温则行,得寒则凝,得热则妄行,溢于脉外则为瘀的特点,血的病理变化可引起乳房疾病。

1.血虚 失血是最容易出现营养及滋润功能的减退,一般发生在大出血后;而营养不足,化生无源,或脾胃运化无力均可导致血虚,表现为乳房发育不良,产后乳汁不足、稀少等;如痈已成脓但脓稀薄、创口难敛;并可见心悸、面色无华、头晕,舌质淡,脉细无力等全身症状。

2.血热 热毒火毒入侵人体,进入营分、血分;肝郁化火,火热灼伤脉络,迫血妄行,在乳房可出现乳衄、乳痈、乳岩等疾病。

3.血瘀 血瘀的出现可以是气虚失其帅血之功能,血行迟涩而为瘀;亦可气虚不能摄血,血不归经,离经之血而为瘀;亦可直接受外力作用阻滞经络气血运行而为瘀。气虚血瘀多见久病者,舌脉瘀象明显;而外伤瘀血多见局部疼痛、青紫瘀斑等,而瘀久不散者可蕴酿成脓。

气与血在乳房生理与病理中占有重要地位。杨仁斋《直指附遗方论·血营气卫论》中指出:“盖气为血帅也,气行则血行,气止则血止……”《素问·调经论》云:“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气血,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

(三)乳房与津液

《灵枢·决气篇》云:“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是谓津。……谷入气满,淖泽,注于骨,骨属屈伸;泄泽,补益脑髓,皮肤润泽,是谓液。”津液为水谷精微所化生,对全身脏腑器官有营养作用;同时津液的生成、输布、排泄受到脾、肺、肾(三焦)的调节。

《素问·经脉别论》:“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人体津液主要是通过饮入胃,而代谢是通过呼出的水气、汗、尿、粪进行的。任何一个脏腑功能失调都可影响津液的正常代谢,导致津液的聚积,都可成为水饮、水肿、痰、湿等病理产物而产生疾病。而津液代谢过度,如腹泻、频呕、汗出频频等,可表现出津液不足,甚则亡津液。故饮食于胃后,脾主散精,将胃所游溢的精气散布于全身,化生为气、血、津液。脾失健运是临床上乳房病中常见的湿聚成痰成肿的原因。津液上归于肺,由肺宣发、肃降而通调水道、下输肾与膀胱,如肺宣肃功能异常,则可见水饮停聚成痰成饮。肾对津液的代谢表现在蒸腾气化,将清者上升分布,浊者下降以转入膀胱而出,而三焦是水液升降出入的道路,必经之道。

(宋爱莉 王 蕾)

参考文献

[1]杨钢.内分泌生理与病理.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2]刘正津,陈尔瑜.临床解剖学丛书—胸部和脊柱分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

[3]郑思竞.人体解剖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

[4]Hollinshead W K.Anatomy for surgeon:Volume-the Thorax,Abdomen and pelvis.2nd ed.New York:Harper &Row Publisher Inc.1971

[5]Harris J R.Disease of Breast.Philadelphia:Lippincott Williams and Wilkins,2000

[6]沈镇宙.乳腺癌.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0

[7]沈镇宙,陆劲松.乳腺癌临床研究新进展.中国癌症杂志,2001,11(5):388-392

[8]顾乃强,唐汉钧,潘群.实用中医乳房病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