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为什么小儿要慎用甲氧氯普胺止吐

为什么小儿要慎用甲氧氯普胺止吐

时间:2023-04-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甲氧氯普胺可导致小儿锥体外系反应。锥体外系的功能主要是协调肌群的运动,维持正常的肌张力。由于甲氧氯普胺阻断多巴胺受体,导致胆碱能受体占优势,而出现锥体外系症状,如肌肉震颤、头后仰、斜颈、双眼上翻或斜视、步态不稳、语音不清等。其次,由于小儿血脑屏障发育不完善,年龄越小症状越明显,所以使用甲氧氯普胺时应谨慎,尤其是婴幼儿。为此,2岁的患儿慎用,1岁以内者最好不用,以减少锥体外系反应的发生。

甲氧氯普胺主要通过抑制延髓催吐化学区的多巴胺受体,具有较强的镇吐作用,对中枢其他部位抑制作用轻微,催眠作用很弱;对胃肠道有兴奋作用,能加强胃窦部蠕动,松弛幽门括约肌,促进胃内容物排空,减少胆汁反流和胃泌素分泌,可改善胃功能、增进食欲,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呕吐,如神经性呕吐和手术、外伤、药物、眩晕、放化疗等引起的呕吐;也用于恶心、嗳气、胃部胀满、胃酸过多、食欲缺乏、消化不良、急慢性胃炎;还用于胃食管反流、肝胆病的辅助治疗。

甲氧氯普胺可导致小儿锥体外系反应。锥体外系的功能主要是协调肌群的运动,维持正常的肌张力。锥体外系的功能是由乙酰胆碱和多巴胺相互协调来维持的。乙酰胆碱为维持锥体外系的黑质纹状体通路的兴奋介质,而多巴胺为抑制性介质。正常情况下,两种介质互相协调、制约处于相对平衡状态,从而维持人体正常肌力。由于甲氧氯普胺阻断多巴胺受体,导致胆碱能受体占优势,而出现锥体外系症状,如肌肉震颤、头后仰、斜颈、双眼上翻或斜视、步态不稳、语音不清等。若出现以上症状,首先应停药,给予输液促进药物排泄,若上述症状不能缓解者,可静脉滴注地西泮或肌内注射苯巴比妥、口服苯海索等治疗。但不能用氯丙嗪、异丙嗪等药物,因为这些药物会导致锥体外系症状,使病情加重。其次,由于小儿血脑屏障发育不完善,年龄越小症状越明显,所以使用甲氧氯普胺时应谨慎,尤其是婴幼儿。为此,2岁的患儿慎用,1岁以内者最好不用,以减少锥体外系反应的发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