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在什么情况下需要给孩子补铁剂

在什么情况下需要给孩子补铁剂

时间:2023-04-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铁是人体内必需微量元素之一,如缺乏可导致以贫血为主要表现的一系列全身症状。缺铁性营养性贫血是由于体内铁缺乏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临床上以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血清铁蛋白减少和铁剂治疗有效为特点,是小儿最常见的一种贫血,也是我国重点防治的小儿常见病之一。其婴幼儿发病率最高,严重危害小儿健康。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以6个月至2岁最多见。

铁是人体内必需微量元素之一,如缺乏可导致以贫血为主要表现的一系列全身症状。缺铁性营养性贫血是由于体内铁缺乏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临床上以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血清铁蛋白减少和铁剂治疗有效为特点,是小儿最常见的一种贫血,也是我国重点防治的小儿常见病之一。其婴幼儿发病率最高,严重危害小儿健康。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以6个月至2岁最多见。

(1)临床表现

①一般症状:皮肤黏膜逐渐苍白,以唇、口腔黏膜及甲床较明显,易疲乏、不爱活动,年长儿可诉头晕、眼前发黑、耳鸣等。

②骨髓造血系统症状:由于骨髓造血系统功能发生障碍,肝、脾可轻度肿大。年龄愈小、病程愈久、贫血愈重,肝脾增大愈明显。

③非造血系统症状

消化系统症状:大多数儿童可有食欲缺乏、呕吐腹泻、口腔炎、舌炎或舌乳头萎缩,少数有异常癖(如嗜食泥土、墙皮、煤渣等),重者可出现萎缩性胃炎或吸收不良综合征。

神经系统症状:表现为烦躁不安或萎靡不振,精神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智力降低。

心血管系统症状:明显贫血时心率加快,严重者心脏扩大,甚至发生心力衰竭。

其他:因细胞免疫功能降低,常合并感染;可因上皮组织异常而出现反甲。

④外周血常规:血红蛋白降低,呈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外周血涂片可见红细胞大小不等,以小细胞为多,中央淡染区扩大,平均血细胞比容<80分升,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26皮克,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0.31,网织红细胞数正常或轻度减少,白细胞、血小板一般无异常,个别极严重者可有血小板减少。

⑤骨髓象:呈增生活跃,粒细胞和巨核细胞一般无明显异常。

(2)补充铁剂的方法

①口服铁剂。铁剂是治疗缺铁性贫血的特效药,若无特殊原因,可采用容易吸收的二价铁盐制剂口服给药。常用的口服铁剂有硫酸亚铁(含元素铁20%)、富马酸亚铁(含元素铁33%)、葡萄糖酸亚铁(含元素铁12%)、琥珀酸亚铁(含元素铁35%)、多糖类复合物(含元素铁46%)等,口服铁剂的剂量为元素铁每日每千克体重4~6毫克,分3次口服,一次量不应超过元素铁每千克体重1.5~2毫克,以两餐之间口服为宜,既可减少胃肠刺激反应,又可增加吸收。同时服用维生素C,可增加铁的吸收。牛奶、茶、咖啡及酸性药等不可与铁剂同服,它们影响铁的吸收。

②注射铁剂。注射铁剂的适应证为诊断明确、口服铁剂无效果者;口服铁剂胃肠反应严重或虽改变制剂种类、剂量及给药时间但其症状仍无改善者;胃肠手术后应用口服铁剂吸收不良者。常用注射铁剂有山梨醇枸橼酸铁复合物、右旋糖酐铁复合物和葡萄糖氧化铁。

预防缺铁要做好卫生宣教工作,使社会尤其是家长认识到缺铁对小儿的危害性,争取家长积极参与。其主要预防措施:提倡母乳喂养,因母乳中铁的吸收利用率较高;做好喂养指导,无论是母乳或人工喂养的婴儿,均应及时添加含铁丰富且铁吸收率高的辅助食品,如精肉、血、内脏、鱼等,并注意膳食合理搭配,婴儿如以鲜牛奶喂养,在喂养前牛奶须加热处理,以减少牛奶过敏所致肠道失血;婴幼儿食品(谷类制品、牛奶制品等)应加入适量铁剂以增加含铁量;对早产儿,尤其是非常低体重的早产儿宜从2个月左右给予铁剂预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