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秋末冬初是流感、肺炎的高发季节。接种疫苗成了热门话题。不少父母希望给孩子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但又有所顾虑。在“2006中国流感防控高层学术研讨会”上,曾有专家指出,鉴于流感典型的流行模式:儿童发生流感,缺课增多→儿童将流感带回家传染给成人→成人患者增多,老年人因肺炎住院增多等,提倡儿童优先接种疫苗的原则,并建议把每年为儿童接种最新流感疫苗作为一种常规预防和卫生习惯。尤其对托幼机构的儿童及在校的中小学生。那么,所有的孩子都要接种这两种疫苗吗?换句话说,对于儿童,流感和肺炎疫苗的适应证和禁忌证是怎样的呢?下面让我们分别加以阐述。
(1)流感疫苗
①什么是流感。“流感”是流行性感冒的简称,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不分人群、性别、年龄,每个人都有感染的可能性,并可引发流行,它是被世界卫生组织第1个列为全球监测的传染病。流感的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乏力、流涕、咽痛和咳嗽,并可伴有胃肠不适。发作一般会维持1周或更长时间。就儿童来说,流感引起的并发症比较严重,如心肌炎、病毒性脑炎、病毒性肺炎、发热性癫发作、哮喘病情恶化、继发细菌感染(肺炎、支气管肺炎和中耳炎)等,如果延误治疗,严重的会有生命危险。
②流感疫苗安全有效。有研究报道,在接种流感疫苗的儿童中,中耳炎的发病率减少36%、儿童哮喘发作减少35%。另外,儿童接种流感疫苗减少了流感病毒在家庭成员间的传播,对居住在一起的家人,特别是对老年人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北京市所做的一项学龄前儿童注射流感疫苗的成本效益分析,结果表明,学龄前儿童接种流感疫苗的成本效益是最高的。以注射流感疫苗的费用和可能发生的看病费用相比,这个比例达到了1∶3.9。国内外大量研究数据表明,儿童接种流感疫苗安全有效。流感疫苗属于灭活疫苗,内在病毒株成分已经被“杀死”,因此接种流感疫苗非但不会发生流感,还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从而起到预防流感的目的。我国目前使用的3种流感疫苗有全病毒灭活疫苗、裂解疫苗和亚单位疫苗。每种疫苗均含有甲1亚型、甲3亚型和乙型3种流感灭活病毒或抗原组分。对于目前普遍采用的裂解疫苗来说,已经有近60多年的历史,安全和效果都值得肯定。
由于流感病毒的最大特点之一是每年发生变异,针对这种特性,每年世界卫生组织和国家流感监测中心都会对流感进行监测,推测出今年到底会流行什么型别的流感,确定每年流感疫苗的配方。一般来说,通过接种流感疫苗产生的抗体可以在人体内维持1年,所以需要年年接种。国外对流感疫苗的考察和评定表明,儿童接种流感疫苗,不会对智力和身体发育产生不好的影响,同时也不会因为年年接种而产生对疫苗的依赖。要说明的是,流感疫苗对每年冬天我们通常所患的普通着凉感冒并没有预防作用。
③不是每人都能接种流感疫苗。需要提醒父母的是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适合接种流感疫苗。如发现儿童有严重的过敏史(尤其是对鸡蛋过敏的儿童)、癫等脑病史或有免疫缺陷症(即接种疫苗后体内不能产生免疫力)等,就不能接种。如果儿童正患有湿疹、疥疮、发热等病未痊愈,或慢性病急性发作、患有急性传染病等也暂时不能接种,待恢复健康后再接种。另外,6个月以下的婴儿不适合接种流感疫苗。12岁以下儿童不能接种全病毒灭活疫苗。
(2)肺炎疫苗
①什么是肺炎疫苗。肺炎疫苗能够有效地预防肺炎、脑膜炎以及其他因肺炎链球菌感染而引起的疾病,可降低儿童因患肺炎住院接受治疗的概率。我国在全国推行使用的肺炎疫苗,是“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含有83个肺炎球菌亚型中23个毒力强的抗原,可对90%的肺炎球菌产生免疫力,所以叫做“多价”。
②肺炎疫苗适用人群广泛。肺炎疫苗的适用人群较流感疫苗广泛,原则上适用于2岁以上的所有儿童。对易患肺炎球菌性肺炎及其并发症者应接种肺炎疫苗,特别是体弱或有下述特殊情况者,包括反复发作上呼吸道疾病(包括鼻窦炎、中耳炎)的儿童,有肺部、心脏、肝脏和肾脏疾病患儿,免疫系统功能失常者,脾切除者或确定要进行脾切除的儿童(应至少在术前15天接种疫苗),确定要进行免疫抑制治疗者(应尽量提前接种疫苗)。如有产生流感并发症的危险人群以及功能性无脾者,在接种本疫苗的同时,可接种甲型流感病毒疫苗,但2种疫苗应在不同部位接种(如对侧三角肌)。一年中任何季节均可接种肺炎疫苗,接种后15天可产生保护性抗体,保护期至少持续5年。必要时,在第6年还可以再接种1次。
(3)接种流感和肺炎疫苗的不良反应:流感和肺炎疫苗都是灭活疫苗,安全性很好,绝大多数人接种疫苗后不会有不良反应,少数人在接种部位会出现局部红肿或低热(一般在37℃左右)等不良反应现象,一般会在48小时内消失。
综上所述,肺炎疫苗仅对所涉及的几种细菌有预防作用,并不能预防其他病原体,如病毒、支原体等引起的肺炎。流感病毒除变异性大外,每年预测的变异流感病毒也未必流行,预测也不一定100%准确。所以,对于免疫功能正常的儿童,尤其是年长儿并非强力推荐注射流感疫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