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安咳膏
【组成】川乌、草乌、麻黄、桂枝各200克,白芥子100克,干姜200克。【制法】上药用麻油煎熬、去渣,入黄丹收膏。摊成黑膏药,每张15克即成。【用法】单纯型贴敷膻中穴、肺俞穴(双);喘息型贴敷膻中穴、定喘穴(双)。每次贴2天,持续换药,10天为1个疗程。【功用】祛风散寒,止咳平喘。【主治】老年慢性气管炎及喘息型支气管炎。【疗效】坚持贴敷,效果均佳。【附记】引自《中药制剂汇编》。
(二)《张氏医通》敷贴方
【组成】延胡索、北细辛、白芥子各30克,丁桂散(丁香、肉桂各等份)、甘遂末各1~1.5克,米醋、姜汁、面粉适量。【制法】将延胡索、细辛、白芥子、甘遂共研细末,加姜汁、米醋、面粉调和制成药饼6个,每个直径2~2.5厘米,饼中心用笔杆按0.8厘米大小的孔穴,在孔中放1~1.5克丁桂散备用。【用法】用米醋浸泡过的纱布包裹药饼,置于患者百劳、肺俞、膏肓3对穴位上,并加置大小相等的电极板固定(正极放于上述3对穴位上,负极置于华盖至膻中穴位处),通直流脉冲电流,强度为2~5mA,或从患者背部,觉针跳感为度。每次20分钟,每周4次,4次为1个疗程。患者1个夏天作1个疗程。【功用】理气散寒,祛痰止咳。【主治】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疗效】治疗36例,显效11例,好转21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8.9%。【附记】引自1985年《浙江中医杂志》(1)。应用中药贴敷法加离子透入,可预防及减少感冒,为防治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的可行疗法。
(三)气管炎膏
【组成】猪牙皂120克,冬虫夏草90克,肉桂、生半夏、天南星各9克,冰片6克,铅粉220克,芝麻油500毫升。【制法】将前5味药放入热麻油中炸枯(成炭),去渣过滤,再将药油熬至滴水成珠时(约300°C),入铅粉收膏,离火略停,冰水去火毒后,纳入冰片搅匀,待成形时摊于油纸上备用。【用法】每张药量以成人小指腹大小为宜。贴敷于膻中穴,3天一换,9天为1个疗程。一般1~3个疗程。【功用】扶正散寒,化痰止咳。【主治】慢性支气管炎。【疗效】治疗小儿急、慢性支气管炎202例,临床控制138例,显效38例,好转2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8%。【附记】引自1982年《新中医》(7)。本方用于成人慢性支气管炎,效果亦佳。
(四)伏天药饼
【组成】细辛、白芷、白芥子、甘遂、铅粉各等份。【制法】上药共研细末,用蜂蜜调成糊状,做成蚕豆大圆饼备用。【用法】选定穴位,用生姜片擦到穴位处发热,置药饼于穴上,外用敷料固定。每次贴24~48小时,每隔3~4天用药1次,10次为1个疗程。可连用2~3年伏天。敷贴处有时出现发热发痒或有小量水疱,停用后自愈。从肺俞开始,依次往下厥阴俞、膏肓、心俞、膈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每次贴1穴,左右成对。严重病例加贴天突、膻中各1次。【功用】散寒解毒,化痰止咳。【主治】慢性气管炎。【疗效】治疗139例,临床控制110例,显效17例,好转6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5.68%。【附记】引自1986年《浙江中医杂志》(7)。
(五)橡皮膏
【组成】芫花、皂角刺、细辛、肉桂、麻黄、大黄、木鳖子各24克,甘遂、川乌、蓖麻子、白芥子各30克,鹅不食草15克,川椒9克,巴豆3克。【制法】依法制成橡皮膏,备用。【用法】取穴:①天突、大椎、肺俞(双);②人迎(双),中府(双)。每次用1组,交替使用。用时取膏药4块,贴于1组穴位上。3天换药1次,10次为1个疗程。【功用】祛风散寒,除湿消炎,化痰止咳。【主治】慢性支气管炎。【疗效】据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报道:治疗73例。其中单纯型46例,治疗10天后,基本痊愈17例,显效13例,好转15例,无效1例;哮喘型27例,显效1例,好转17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86.3%。【附记】引自《外治汇要》。
(六)止咳膏
【组成】生甘遂20克,白芥子35克,延胡索20克,细辛35克,肉桂10克(儿童用量酌减)。【制法】上药共研细末,装瓶备用。【用法】用时取药粉适量,用醋或酒调成糊状,做成圆形药饼(约6克),摊在直径5.5厘米的硬塑料纸上,分别贴在肺俞、心俞、膈俞3个对称的穴位上,用胶布固定。嘱患者喝温开水,微微出汗。用药时间:夏季初、中、末三伏之首日,每伏贴1次。每次贴时间:15岁以下4~6小时;成人6~8小时。对药物不敏感者可适当延长时间,但以患者忍受程度灵活掌握。【功用】散寒、祛痰、止咳。【主治】慢性支气管炎。【疗效】治疗500例,临床控制70例,显效280例,好转129例,无效21例,总有效率为95.8%。【附记】引自1990年《辽宁中医杂志》(5)。
(七)足疗止咳散
【组成】桃仁、杏仁、木通各10克,白胡椒25克,扁豆30克,黑木耳、鸡血藤、柴胡各6克,木香4克,木鳖子15克,沉香、巴豆、陈皮、甘草各3克。【制法】上药共研细末,装瓶备用。【用法】每次取药散6克,用鸡蛋清或凡士林调为膏状,贴敷于双足心涌泉穴。上盖敷料,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7天为1个疗程,一般连用2或3个疗程。【功用】宣肺理气,化痰止咳。【主治】慢性支气管炎。【疗效】屡用效佳,一般连用15~30天可愈。【附记】引自《集验百病良方》。方名为编者拟加。
(八)止咳膏
【组成】川乌、草乌、麻黄、细辛、白芷、白附子、川椒、皂角(去核、皮)各150克,香油250毫升,冰片100克,白砒20克,薄荷脑4克。【制法】将上药放入香油内炸后去渣,再把香油烧开,放入樟丹400克,用木棒搅动,待搅至滴水成珠时,试其硬度(卡断为度)。将锅离火,待温度下降,膏药能拔丝时,放冰片100克搅匀,2分钟后加研细的白砒、薄荷脑,搅匀,均匀摊于牛皮纸或白布上,每块膏药10~15克,备用。【用法】取膏药贴于天突、肺俞(双)穴上,每5天换药1次,3贴为1个疗程。休息7~10天再行下1个疗程。【功用】止咳、祛痰、平喘、消炎。【主治】慢性支气管炎。【疗效】屡用屡验。【附记】引自《外治心悟》。方名为编者拟加。
(九)止咳膏
【组成】生半夏、生天南星、甘遂、冬虫夏草、麻黄、地龙、百部各100克,肉桂、沉香、冰片、铅粉各适量。【制法】上药按传统黑膏药熬制方法制作,每贴重7克(含生药3克),收贮备用。【用法】用时取药膏,先用小火将膏药烤软,分别贴于膻中、风门、肺俞穴,每7天换药1次,2次为1个疗程。【功用】宣肺平喘、止咳化痰。【主治】慢性支气管炎,兼治咳喘。【疗效】屡用有效。【附记】引自《外治汇要》。方名为编者拟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