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相反药方
【组成】半夏、全瓜蒌、川贝母、白蔹、白及、川乌各10克,白附子9克,白芥子12克。【制法】上药共研成细末,加陈米醋拌湿炒热,装入用2层纱布做的袋内即可。【用法】取上药袋敷于面部健侧(左歪敷右侧、右歪敷左侧),绷带包扎固定。待药凉后,原药再炒再敷。【功用】祛风、温经、通络。【主治】面瘫(因风寒引起者)。【疗效】效果很好,一般3~7天即愈。【附记】引自1982年《河南中医》(5)。本方不适用于脑血管意外和其他脑部疾患引起的面瘫。
(二)复方天牛膏
【组成】天牛虫286克,川芎、当归各500克,黄连600克,黄丹360克。【制法】将天牛虫研细过120目筛备用。再将川芎、当归、黄连与食用植物油2 500毫升,同置锅内煎焦,除渣滤过,熬至滴水成珠,另取黄丹,加入油内搅匀,收膏。取膏用文火熔化后,加入天牛虫粉搅匀,分摊于牛皮纸上即得。每张药膏重2克,含天牛虫粉0.2克,本方可制1 430张。【用法】用时取患侧听宫、下关、翳风为主穴,颊车、太阳、大椎穴为配穴。选定穴位后,将膏药加温熔化,每个主穴贴1张,配穴视病情加减。每5天更换1次,为1个疗程。总疗程不超过35天。【功用】疏风活血,通经活络。【主治】周围性面神经瘫痪。【疗效】治疗315例,痊愈率为78.41%,有效率95.24%。【附记】引自1985年《江西中医药》(1)。
(三)治膏
【组成】猪牙皂、樟脑各30克,麝香0.3克。【制法】将猪牙皂研为细末,与樟脑、麝香同研和匀,加麻油适量,调和成糊状,装瓶备用。【用法】用时取上药膏适量,于临睡前涂敷。先用温肥皂水洗净患侧面部,再将上药敷于地仓至下关穴之间,宽约1横指,用纱布固定。次日清晨取下。每日1次,至愈为度。【功用】祛风通络。【主治】面神经麻痹,口眼斜。【疗效】治疗3例,经治4~6次后痊愈。【附记】引自1965年《上海中医药杂志》(10)。
(四)附乌散
【组成】熟附子、制川乌各90克,乳香30克。【制法】上药共研细末,分成8~10包备用。【用法】取上药末1包,加生姜末3克拌匀,用开水调成糊状。先嘱患者用热生姜片擦患处,擦至局部充血为好,再将上药糊状敷患侧(上至太阳穴,下至地仓穴),宽约3厘米。用纱布敷盖,胶布固定。并嘱患者用热水袋热敷。每天换药1次,至愈为度。【功用】温经、散寒、通络。【主治】面神经麻痹。【疗效】治疗15例,病程2个月至半年以上。半年以内者,一般连续用药5~10天痊愈;半年以上者,用药15天痊愈。【附记】引自1974年《新中医》(1)。
(五)天地膏
【组成】天麻、天南星、钻地风、白僵蚕、白及各7.5克,巴豆5粒(去皮),鲜生姜500克。【制法】上药(前6味)共研细末,用生姜捣汁调和成膏备用。【用法】取上药适量,贴于患者健侧面部(右歪贴左,左歪贴右),外以纱布盖上,胶布固定,7或8小时即可取下,每日换药1次。【功用】温经散寒,祛风通络。【主治】面神经麻痹。【疗效】治疗430例,病程1周至5年。一般1剂即愈,有效率达90%以上。【附记】引自1981年《黑龙江中医药》(4)。敷药后皮肤发痒,局部可能出现疱疹,不要用水洗,以防感染。注意防止药物流入口、耳、鼻、眼内。7天内须避风。
(六)加味松香膏
【组成】生马钱子粉5份,蓖麻子仁3份,木鳖子仁2份。【制法】将后2味药捣成泥状,与马钱子粉拌匀备用。每100克凡士林加松香30克,加热使松香熔化,离火待温时,每100克松香膏加入调匀的“三子”药粉50克,充分拌匀,再每100克“三子”膏兑入冰片10克,樟脑10克调匀,即成“加味松香膏”,装瓶备用。【用法】用时取药膏均匀地摊于棉布上,厚如1分硬币,贴敷患侧,如眼睑闭合受限,贴敷头维、太阳穴上;口眼斜贴敷下关、地仓、颊车穴,外用胶布固定。每3天换药1次,9天为1个疗程。【功用】温经散寒、祛风通络。【主治】面神经麻痹。【疗效】治疗17例,均获显效。一般2个疗程即痊愈。【附记】引自1988年《中原医刊》(4)。马钱子生用效佳,松香膏温用,以防热用药物挥发变性。敷药2天后,局部有发热现象,个别患者会起小水疱,把膏药取下,用温开水洗净即可,待小疱消失后,再敷上药膏。此膏用于面瘫初起效果最佳,用药后7~10天逐渐好转,2~3周痊愈。
(七)山甲血竭散
【组成】穿山甲30克,血竭30克,天南星30克,全蝎10克,地龙15克,防风15克,乳香12克,僵蚕12克,没药12克,白附子6克,马钱子6克,蜈蚣6克。【制法】散剂。上药共研极细末、和匀、贮瓶备用。【用法】同时取适量药末,用生姜汁调和成膏、做成药饼,直径1.5cm,厚0.5cm,置放在纱布上。将太阳、下关、翳风、颊车、地仓等穴,用生理盐水擦净,把药饼依次贴敷在以上穴位(患侧)、胶布固定。1周更换1次,2次为1个疗程。【功能】疏散风邪、通络解痉。【主治】面瘫。【疗效】治疗周围性面瘫100例,其中男61例,女39例,年龄1~81岁,病程2~3年。结果痊愈90例,显效5例。总有效率为95%。【附记】引自2001年《山西医科大学学报》(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