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取上药饼,分别贴敷于鸠尾、神阙、会阴穴上,外以纱布盖上,胶布固定。病愈后半天,即可去掉药饼。敷后疼痛停止,症状消失,不再发作者32例,疼痛缓解,时有阵发微痛者1例,无效1例。在贴敷时,药饼不能过烫,以免损伤皮肤。使君子仁、槟榔、大黄、乌梅、川椒、苦楝根、桑白皮、木香各等份。无效者次日再贴。治疗30例,用药1~3次,均收良效。上盖敷料,胶布固定。24小时换药1次,连贴2~4次。引自《外治心悟》。
(一)贴敷蛋药饼
【组成】细辛2克,明矾、川椒各3克,槟榔、雷丸各5克,鲜苦楝根皮(除去粗皮,用细软肉皮)、芒硝、鲜石菖蒲根(或干品研细代)各10克。另备鸡蛋适量。【制法】上药共研细末,用鸡蛋2枚,混合后加入药粉,搅拌均匀,用菜油煎烤3个药蛋饼备用。【用法】取上药饼,分别贴敷于鸠尾、神阙、会阴穴上,外以纱布盖上,胶布固定。病愈后半天,即可去掉药饼。【功用】杀虫止痛。【主治】胆道蛔虫症。【疗效】治疗34例。敷后疼痛停止,症状消失,不再发作者32例,疼痛缓解,时有阵发微痛者1例,无效1例。【附记】引自1990年《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在贴敷时,药饼不能过烫,以免损伤皮肤。
(二)胆蛔膏
【组成】使君子仁、槟榔、大黄、乌梅、川椒、苦楝根、桑白皮、木香各等份。【制法】上药共研细末,以酒调和成软膏状。【用法】取药膏适量(约45克),分别敷于神阙,胆俞(双)穴上,外以纱布盖上,胶布固定。无效者次日再贴。【功用】驱虫、止痛。【主治】胆道蛔虫症。【疗效】治疗30例,用药1~3次,均收良效。【附记】笔者祖传秘方。
(三)白楝膏
【组成】白芷10克,花椒15克,韭菜、葱白各20克,苦楝皮50克。【制法】先将前2味药共研细末,入后3味共捣烂如泥状备用。【用法】取药膏20克,用白醋25毫升调和成糊状,敷于中脘穴。上盖敷料,胶布固定。24小时换药1次,连贴2~4次。【功用】驱虫、止痛。【主治】胆道蛔虫症。【疗效】屡用效佳。【附记】引自《外治心悟》。方名为编者拟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