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要歌
月经行,无定期。或先后,乱无纪。
【语译】 月经不期而至,提前或错后七天以上,且连续发病两个周期者,称为“月经先后无定期”,亦称“经乱”“经行先后无定期”“经行或前或后”“月经愆期”“乱经”。本病属月经周期严重紊乱,其临床表现无一定的规律,可以连续提前两个周期,又见一次延后;也可以连续两个周期推后,忽见一次提前;或见前后错杂,更迭不定。本病一般不涉及经量的异常,病情严重发展可转化为崩漏或闭经。气血不和,冲任功能紊乱,血海失调,是本病发生的主要病因。脏腑功能失常(肝、脾、肾三脏),亦与本病有着密切的关系。盖肝主藏血,主疏泄,司血海;脾主统摄,主运化;肾主藏精。肝肾一体,精血同源,肝郁则疏泄失司,血海失调;肾气郁则精血失养而开合失司;脾虚则血气不匀。故经血往来断续,前后无定期。
本病的治疗原则是调和气血,以疏肝固肾、健脾益气、调理冲任为主,并视其偏重何脏,或疏肝调经,或固肾调经,或健脾益气调经,使其经血调匀,应期而至。
本病临床可分为肝郁证、肾虚证、脾虚证。
(二)肝郁证
1.证候歌
肝郁证,经无定。行不畅,腹胀痛。
易发怒,心中烦。苔薄白,脉多弦。
【语译】 本证月经周期不定,或先或后,经量或多或少,行而不畅,有块,色正常,可见少腹或乳房胀痛,或连及两胁,心烦易怒,或郁郁不乐,或时欲太息,或见嗳气食少,舌质正常,苔薄白,脉多弦。
2.病因歌
肝气郁,失疏泄。气血乱,经亦乱。
【语译】 由于情志不畅,郁怒伤肝,以致肝之疏泄功能失常,血海蓄溢失度。疏泄太过,则月经先期而至;疏泄不及,则月经后期而来。或时而太过,或时而不及,或病初多见太过,病久则多见不及,以至经行先后不定。又肝之疏泄可直接影响气血的冲和条达,疏泄失常可导致气血紊乱,气乱血乱而致“经乱”。
3.治法歌
疏肝气,解肝郁。调经血,按期至。
【语译】 治以疏肝解郁、养血调经法。选方用逍遥散、定经汤。
(1)逍遥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甘草、煨姜、薄荷组成。方中柴胡疏肝解郁为主药;薄荷助柴胡疏达气机;当归、白芍养血调经;白术、茯苓、煨姜、甘草健脾和中。全方使肝疏脾旺,气机舒畅,疏泄功能正常,月经自然调顺。本方可用于月经先后无定期肝郁证。肝郁致瘀者,伴见经行小腹胀痛,经血有块,涩滞不畅,加丹参、泽兰叶或鸡血藤、益母草活血化瘀;若肝郁化火、月经先后无定,伴见经来量多,色红,质稠,口苦咽干,脉弦数等症,则去当归、煨姜之辛热活血,加牡丹皮、栀子及凉血止血之品。
(2)定经汤(《傅青主女科》),由菟丝子、白芍、当归、炒山药、茯苓、熟地黄、荆芥穗、柴胡组成。方中柴胡、荆芥穗疏肝理气,解肝气之郁结;当归、白芍养血调经;山药、茯苓健脾和中;菟丝子、熟地黄补肾益精。肝气得舒,肾气得固,经水自有一定之期。本方由逍遥散化裁而来,以疏肝调经为主,佐以补肾,宜于肝肾合病之月经先后无定期,可用于月经先后无定期肝郁证。
(三)肾虚证
1.证候歌
肾虚型,伴腰痛。夜尿多,或头晕。
经无定,血量少。舌质淡,脉沉弱。
【语译】 本证经来先后无定,量少,色黯淡,质偏清,可伴见头晕耳鸣,腰骶酸痛如折,或夜尿频多,舌质淡,苔薄白,脉沉弱。
2.病因歌
肾气亏,冲不调。经期乱,量亦少。
【语译】 或初潮之年肾气未盛,或年届七七肾气渐衰,或房事过度,久病失养,均可亏耗肾气。肾气既虚,封藏施泄失职,冲任功能紊乱,血海蓄溢失常,该藏不藏则月经提前,藏而不泄又见月经推后。
3.治法歌
肾气虚,病乱经。补肾气,调冲任。
【语译】 治以补肾气、调冲任之法。选方用寿胎丸、归肾丸。
(1)寿胎丸(《医学衷中参西录》),由桑寄生、菟丝子、川续断、阿胶组成。方中桑寄生、菟丝子、川续断平补肾气;阿胶补肾养血。全方药味简单,组方严谨,补而不燥,既能补肾气,亦可益精气。肾气足,精血旺,冲任调,月经可如期而至。本方可用于月经先后无定期肾虚证。如以周期延长、经量少为主者,加鸡血藤、茺蔚子、当归、川芎或泽兰、牛膝;如以周期提前、经量多为主者,加生地黄、熟地黄、白芍、茜草、益母草。
(2)归肾丸(《景岳全书》),由熟地黄、山药、山茱萸、茯苓、当归、枸杞子、杜仲、菟丝子组成。方中杜仲、菟丝子补肾益精;熟地黄、山茱萸、枸杞子补肾养血;山药、茯苓健脾和中;当归养血调经。全方补而不燥,滋而不腻,既平补肾气,亦益肾精,用于肾精及肾气两虚者尤宜。本方可用于月经先后无定期肾虚证。
(四)脾虚证
1.证候歌
经无期,量不定。大便溏,食少进。
身倦怠,常嗜卧。舌质淡,脉缓弱。
【语译】 本证为经来时先时后,量或多或少,色淡质稀,倦怠嗜卧,四肢不温,气短神疲,或纳少便溏,舌质淡,苔白,脉缓弱无力。
2.病因歌
脾气弱,化无源。冲不固,统血难。
【语译】 由于脾主生化,统摄血液,若劳倦过度或饮食失节,损伤脾气,脾气既虚,气血生化无源,血海不能按时满溢而使月经推后;若脾虚气弱,统摄失职,冲任不固,则月经又可提前,以致月经参前错后。
3.治法歌
治脾虚,应补气。气血旺,经如期。
【语译】 治以补脾益气法。选方用参苓白术散。
参苓白术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人参、茯苓、白术、砂仁、薏苡仁、山药、莲子、炒桔梗、白扁豆、炙甘草组成。方中人参、白术、茯苓、甘草补气扶脾,气生则能统摄血液,气旺则使血自生;山药、扁豆、薏苡仁、莲子理脾渗湿;砂仁理气和胃;桔梗升举脾气。全方重在健脾益气,脾旺则血足气旺,经自如期。本方可用于月经先后无定期脾虚证。若症见血虚之象者,月经多见延后,可加鸡血藤、当归养血活血。
本病各证型可相互转化,若肝肾同病,可以逍遥散、寿胎丸合用,或用定经汤加减;肝脾同病,以逍遥散为主;脾虚肝郁以六君子汤加柴胡、白芍;脾肾同病者,以六君子汤合寿胎丸加减。总以对症合拍为宜。六君子汤中党参、白术补气;茯苓健脾;陈皮和胃;半夏燥湿;甘草和中。是为益气补脾之常用方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