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80%的CTO-PCI治疗失败是由于导丝不能成功穿越CTO病变到达远端血管真腔所致。因此,熟练掌握各种导丝的性能,选择合适的指引导丝,合理塑形,以及采用合适的导丝操控技术是CTO-PCI成败的关键。
(一)导丝的分类
冠脉PCI的导丝可以依其是否具有亲水涂层的特性分为:弹簧圈导丝和亲水导丝。此外,一些医师也根据导丝头端的重量,将导丝分为柔软、中等硬度和硬导丝。
近年来由于CTO技术的不断进步,发展出很多CTO专用导丝。同理,CTO专用导丝也可依据其是否具有亲水涂层而分为:亲水涂层导丝和弹簧圈导丝。弹簧圈导丝又可依据其头端形状分为锥形和非锥形头端导丝(图2-3)。
图2-3 CTO专用导丝分类
常用的CTO专用亲水涂层导丝有Crosswire NT、Choice-PT、Whisper、Shinobi、Pilot 50-200等。弹簧导丝则有Miracle 3-12、Conquest 9-12、Conquest Pro、CrossIT 50-400等。
(二)各种导丝的特点
CTO-PCI所用的导丝各有其优缺点,不同的导丝适合不同的病变形态和操作技术。因此,术者应该对各种导丝的特点了然于心,使用时方能得心应手。
亲水涂层导丝与血管间摩擦力小,易于通过闭塞病变,常用于纡曲血管病变。此外,亲水涂层导丝也适合于病变闭塞时间较短,较柔软的病变,它能更容易地找到CTO病变中的微血管通道。但是,亲水涂层导丝触觉反馈差,比较容易引起冠脉夹层。弹簧圈导丝具有更好的触觉反馈,易穿透较硬的纤维帽,适合于病变闭塞时间长、残端平头、存在分支血管、严重纤维化和钙化的病变,其中,锥形导丝尤其适合于刺透CTO病变的近端纤维帽。但是,弹簧圈导丝柔顺性较差,容易致冠状动脉穿孔。表2-5由Stone等列出CTO-PCI所用导丝的特点和使用推荐,可供我们临床使用参考。但是,该表总结于2005年,因此许多近年来新开发的用于逆向途径技术的导丝并未列在表中,如Crosswire NT、Rinato、Fielder FC等,均有较好的通过侧支的能力。Asahi公司的Fielder X-treme是最近研发的亲水涂层软导丝,头端呈锥形,尖端直径0.009in,适于通过纡曲血管和室间隔侧支,可作为首选的逆向导丝。此外,近年研发的Conquest Pro 8-20导丝头端直径仅为0.008in,硬度最高达20g,是目前头端直径最小、硬度最大的导丝,适用于穿透其他锥形导丝无法穿透的坚硬病变。
表2-5 CTO-PCI所用导丝的特点及使用推荐
(续 表)
*a.导丝可能会在长而硬的病变中嵌顿;b.锥形头端;c.仅头端为亲水导丝;d.头端塑形困难;e.全导丝亲水;f.头端记忆功能差;g.橄榄形球状头端;h.良好的操控感觉;i.在闭塞和扭曲病变中具有极好的扭矩力;j.Conquest Pro仅在导丝头端1mm范围内无亲水涂层;k.Conquest Pro即使在穿越长CTO病变时阻力也很小;l.常在内膜下穿行;m.45°和70°;#1.闭塞时间不长;2.闭塞时间>12个月;3.慢性支架内再闭塞;4.功能性闭塞;5.长而硬的CTO;6.次全闭塞;7.急性闭塞;8.穿刺纤维帽;9.扭曲病变;10.CTO病变内微通道;11.慢性闭塞<12个月;12.大隐静脉桥闭塞;13.近期支架内闭塞;14.由于良好的操控性,最好用于平行导丝技术
(三)导丝的选择
导丝的选择是决定CTO-PCI成败的重要环节。选择导丝时需考虑的因素有导丝的扭矩力、导丝的硬度、导丝的手感(触觉反馈)、导丝的头端形状。
1.导丝选择的原则 导丝的选择应根据CTO病变的特点结合术者个人的习惯,导丝选择应该从较柔软导丝开始,循序渐进,对于经验不足者,宜选择软或中软导丝,慎用很硬的导丝。
2.根据CTO病变特点选择导丝
(1)CTO病变断端形态:造影显示CTO病变存在鼠尾端的可选用亲水导丝如Pilot 50、150、200、Choice PT、Shinobi等;而病变端呈钝性闭塞者宜选用弹簧圈导丝如Miracle系列、Conquest系列和CrossIT系列导丝。
(2)断端有无边支血管:无边支血管开口,病变长度<20mm,血管残端为渐细形,闭塞血管扭曲等情况下可选用超滑亲水导丝,但是在有边支血管开口,病变长度>20mm或时间>6个月,残端为钝性闭塞的情况下,选择缠绕导丝更为合适。
(3)闭塞时间:对于CTO病变,确定闭塞时间是一个非常困难的问题。如果确定闭塞时间为3~6个月的CTO病变,常选用中等硬度的导丝;闭塞时间6个月至1年的病变,如果断端呈锥形可用Pilot 150、Miracle 4.5等导丝,如断端呈钝性闭塞,可选用Miracle 6等导丝;闭塞时间超过1年者,可以视情况选择Conquest、Conquest Pro、Miracle 12等硬弹簧圈导丝。
(4)闭塞病变长度:对于闭塞段较短的病变,可以使用1根硬导丝直接穿过整个病变。但是对于较长的CTO病变,1根硬导丝容易走入假腔,可用硬导丝或头端呈锥形的CrossIT或Conquest硬导丝穿破纤维帽后更换为较软的导丝在CTO病变中穿行,在前行过程中如进入假腔或需要再次通过较硬病变则可加用硬导丝,采用双导丝策略。
(5)闭塞段血管扭曲:宜选用亲水导丝,可避免弹簧圈导丝穿出血管外,造成冠脉穿孔。
(6()CTO病变近端血管扭曲:由于近端血管扭曲,导丝的推送力被分解,使导丝操控性能下降。对于此种病变,可在微导管支持下,用较软的亲水导丝穿越近端扭曲病变,然后交换导丝,用较硬的弹簧圈导丝穿刺CTO病变,既可避免硬导丝损伤血管,也可在微导管和导丝的支撑下,拉直近端血管,增加导丝穿越的主动支撑力。
(7)严重钙化闭塞病变:此型病变硬度大,普通硬度导丝难以通过,亲水涂层导丝易被弹到血管内膜下,故不宜使用。可使用硬度很高的Conquest系列导丝,但操作时应谨慎,防止导丝穿出血管壁。
(8)逆向导丝技术:宜选用新开发的亲水涂层导丝如Crosswire NT、Rinato、Fielder FC和Fielder X-treme等,均有较好的通过侧支的能力。
(四)导丝的塑形
导丝的塑形也是CTO-PCI的一个重要环节。一般而言,如果CTO血管的直径为3.0 mm,则在导丝顶端1.5mm处行45°弯曲塑形是一般的塑形技巧(彩图3)。导丝塑形的具体原则为以下几点。
1.导丝头端弯曲半径宜小不宜大:导丝尖端成形半径一般应<3mm,弯度不宜超过所进入血管的直径。如成形半径大则前向力被分解,导丝不易前行,导丝尖在闭塞处易折回,不能钻入病变,且容易损伤血管壁,同时术者操控不易调整方向。
2.根据病变特殊情况,选择不同弯度的导丝塑形:闭塞段前有分支发出时,多塑成小于45度的2mm小弯;闭塞病变近段成角大时,可将导丝塑成双弯,便于通过近段血管及远端CTO病变。
图2-4 掘进法导丝操控技术
导丝在旋转中前进和回撤
3.近端第二个弯曲应该塑形成比较平缓的曲度,对于越扭曲的病变,第二个弯曲幅度应该更大(彩图4)。
(五)导丝的基本操控技术
导丝穿越CTO病变大致可分为3步:①导丝穿越近端纤维帽;②导丝穿越CTO病变体部;③导丝穿越远端纤维帽。
导丝的基本操作方式主要有两种。①掘进法(drilling):是导丝操作的基本动作,是指缓慢地旋转导丝前进和回撤,使导丝顺利前进(图2-4)。②穿越法(Penetrating):是指导丝没有旋转的前进,实际上是应用导丝穿刺病变。该方法比较容易寻找穿刺点及通过纤维帽。近年来,由于CTO专用导丝的不断研发,该方法已成为导丝操控的主要方法(图2-5)。当然,也可将上述两种方法巧妙结合。不过,导丝旋转前行的手法应使用以静为主、动静结合的穿越法,而应少用快速旋转、向前方硬捅的掘进法。
导丝操控过程中应注意:①在推送导丝过程中导丝头端形态的变化,适时间断回撤导丝;②保持导丝在血管真腔内,别穿入血管假腔;③正确地交换导丝;④导丝推送宜轻柔不能粗暴。
图2-5 穿过法穿刺斑块
如果导丝硬度大于斑块纤维帽阻力,则导丝易于通过CTO病变;如果导丝硬度小于斑块纤维帽阻力,则导丝头端遇阻力弯曲变形,易走行在血管内膜下,不能通过病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