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关于分叉病变介入治疗的研究

关于分叉病变介入治疗的研究

时间:2023-04-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03年时,介入治疗进入了DES时代,在分叉病变的介入治疗中,DES显著改善了主支血管的预后,但对边支血管并无优势。对于处理分叉病变DES种类的选择目前研究尚无定论,Ge L等关于左主干分叉病变研究,共入选70例患者,分为SES组,PES组,随访1年,结果显示SES组较PES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一)BMS时代

在BMS时代,必要性T支架术是标准技术,流行病学研究结果证实,双支架技术并不比单支架有益,T支架术较V支架术和Y支架术有益。Berger等对比了单、双支架技术的结果,发现随访1年中单支架术MACE发生率显著减低,而在双支架术中,T支架术效果显著优于Culotte术(图3-30)。

图3-30 Berger等随访1年MACE及心绞痛发作情况

(二)DES时代

2003年时,介入治疗进入了DES时代,在分叉病变的介入治疗中,DES显著改善了主支血管的预后,但对边支血管并无优势。将Yamashita等在分叉病变置入BMS随访7个月的再狭窄率,与SIRIUS研究在分叉病变置入DES随访6个月的再狭窄率进行比较,结果显示,DES显著的降低了主支的支架再狭窄率,而边支支架与BMS相比无显著性差异(图3-31)。

图3-31 Yamashita等BMS与DES对分叉病变支架再狭窄率的比较

1.DES对TLR的影响 在BMS时代,分叉病变TLR很高,双支架术的TLR可达24%~36%,单支架术也在8%~36%,进入DES时代,分叉病变TLR显著降低,双支架术在1.9%~14.9%,单支架术更低(表3-4)。

表3-4 DES对TLR的影响

2.DES与支架内血栓形成 进入DES时代后,尽管DES显著减低了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率,但是,支架内血栓形成问题又成为PCI治疗的焦点,分叉病变更是支架内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尤其是双支架术所形成的两层甚至三层支架重叠,使血管内皮化受抑,更易形成血栓。已有多个研究对DES治疗分叉病变的支架内血栓发生的风险进行了评价,显示双支架术支架内血栓形成率在0~4.3%,单支架在0~0.5%(表3-5)。

表3-5 DES与支架内血栓形成

(三)DES双支架术与单支架术的比较

1.SIRIUS研究入选85例患者,双支架术组63例,单支架术组22例,随访6个月,结果显示,单支架组与双支架组相比,主、边支再狭窄率显著降低,但MACE发生率无显著差异。

2.Nordic分叉病变研究入选413例患者,随访6个月显示,DES单支架术与双支架术相比,MACE发生率和支架内血栓形成率无显著性差异(图3-32)。

图3-32 Nordic分叉病变研究6个月时临床事件比较

Cardiac death.心脏性死亡;MI.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ST.支架内血栓形成(stent thrombosis)

(四)双支架技术的比较(各种技术与Crush术的比较)

1.必要性T支架术与Crush术比较 CACTUS研究入选250例患者,其中真性分叉病变占92%,6个月随访结果必要性T支架术组与Crush术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表3-6)。

表3-6 必要性T支架术与Crush术比较

2.Culottes术与Crush术比较 2008年Gunnes在ACC年会上报告NORDIC分叉病变研究随访8个月时的结果,显示Culottes术组与Crush术组相比,除总的再狭窄率显著减低外,主支、分支的再狭窄率均无显著差异(表3-7)。

表3-7 Culottes术与Crush术的比较

3.T支架术与Crush术比较 2006年Ge等非随机对比Crush技术(N=121例)与T支架术(N=61例)处理分叉病变的效果,结果显示Crush术使边支再狭窄率与TLR显著降低,但如果Crush术未行FKB,与T支架术相比,支架内再狭窄率无统计学差异(图3-33)。

图3-33 T支架术与Crush术的比较

4.DK Crush术与Crush术比较 DK crush分叉病变研究入选311例患者,随访8个月,结果显示DK-Crush使最终球囊对吻扩张成功率显著提高,使边支再狭窄率、MACE发生率显著降低(表3-8)。

表3-8 DK Crush术与Crush术的比较

(五)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与紫杉醇药物洗脱支架的比较

对于处理分叉病变DES种类的选择目前研究尚无定论,Ge L等关于左主干分叉病变研究,共入选70例患者,分为SES组(N=42),PES组(N=28),随访1年,结果显示SES组较PES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an M等入选205例患者,分为SES组(N=103)和PES组(N= 102),应用必要性T支架术,结果显示SES组较PES组相比再狭窄率及TLR显著降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