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DES在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情况
糖尿病患者动脉硬化病变特殊,表现为范围广、程度重,并伴有多系统功能异常,且左主干、多支血管病变和弥漫型病变多见。糖尿病患者的冠脉很少形成明显的阻塞病变,但形成侧支循环的能力受损。冠脉易于发生正性重构,表现为在病变近段血管代偿性扩张以维持管腔面积和冠脉血流。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往往需要血运重建。
与以往单纯PTCA和BMS支架置入术相比,DES的问世明显降低了再狭窄的发生率,使更多的患者尤其是糖尿病患者受益。雷帕霉素洗脱支架(sirolimus-eluting stent,SES)和紫杉醇洗脱支架(paclitaxel-eluting stent,PES)是FDA认证的两种临床常见的DES。DES可局部释放抗增生或免疫抑制性药物,具有预防支架内再狭窄的作用。SES有两层多聚涂层,内层为涂药多聚层涂有雷帕霉素,可有效控制药物释放速率。雷帕霉素是一种天然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具有很强的免疫抑制和抗细胞增生作用,且为脂活性药物,易于穿透细胞膜,与胞质受体FKBP12结合,抑制特异的信号传递蛋白TOR,使P27活性增强,阻止细胞周期转化,从而抑制平滑肌细胞增生和迁移。而紫杉醇是一种细胞毒性药物,通过阻止微管断裂而阻断细胞分裂,造成细胞死亡,从而阻止平滑肌细胞增生。
(二)关于糖尿病患者应用DES与BMS的比较
以往的研究证实,与BMS相比,糖尿病患者置入DES能预防再狭窄,减少再次血运重建。从SIRIUS研究中的糖尿病亚组分析证实,SES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PCI具有有益的作用。用口服降糖药或饮食控制的糖尿病患者,在置入SES后,支架内再狭窄率较BMS下降65%;同时,其血管造影和临床疗效与非糖尿病患者相似。接受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SES与BMS相比,可使支架内再狭窄率下降77.7%,提示雷帕霉素抑制这些患者的内膜增生。但如果考虑病变节段再狭窄时,SES在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明显降低,其原因可能与操作技术(球囊损伤病变近端节段)或胰岛素生物降解雷帕霉素有关。
DIABETES I为多中心、前瞻性、随机试验。其主要终点为,随访9个月时,应用QCA测量晚期管腔丢失;次要终点为,再狭窄程度、最小管腔直径(minimal luminal diameter,MLD)、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ovascular events,MACE)及动脉瘤、晚期血栓、晚期支架贴靠不良等并发症。该研究共入选160例患者,分为SES组及BMS组,2年临床随访结果显示:SES组与BMS组相比,SES使糖尿病患者晚期管腔丢失下降了82%,靶病变血运重建(target lesion revascularization,TLR)显著降低(7.7%vs 35%,P<0.001),MACE发生率显著降低(12.8%vs 41.3%,P<0.001)。DIABETESⅡ,随机入选80例患者为PES组,结果显示:随访1年时,PES组的MACE发生率与SES组相似,较BMS组显著减低。DIABETESⅠ、Ⅱ结果显示,SES与PES、BMS相比,晚期支架贴靠不良发生率最高,但无统计学差异,在应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1年中,BMS较DES支架内血栓发生率高,但在1年停用氯吡格雷后,DES的支架内血栓发生率明显上升并超过BMS,但均无统计学差异。
对TAXUS系列研究进行的荟萃分析比较了PES与BMS治疗糖尿病冠心病患者的疗效。该分析共包括非糖尿病患者1 831例,糖尿病患者458例,其中口服降糖药304例,胰岛素治疗154例。糖尿病组与非糖尿病组相比,冠状动脉病变较长[(14.8±6.8)mmvs(13.9± 7.1)mm,P=0.02)],参考血管内径较细[(2.69±0.48)mm vs(2.76±0.47)mm,P= 0.002)],支架长度较长[(23.5±10.0)mmvs(22.0±9.5)mm,P=0.008)];2个月随访中,糖尿病患者TLR较非糖尿病患者明显增加(14.4%vs 4.6%,P=0.002)。PES与BMS治疗后支架内再狭窄率,在非糖尿病组患者分别为4.9%和22.9%;其中,在糖尿病组中,口服降糖药者为4.2%和32.9%,胰岛素治疗者为6.7%和33.3%。与BMS相比,PES治疗的患者其病变节段内再狭窄率明显降低:在非糖尿病患者下降68%,在口服降糖药者下降82%,在胰岛素治疗者下降76%。此外,与BMS比较,PES使糖尿病患者随访期内支架内管腔丢失明显减低。遗憾的是,尽管TAXUS系列研究证实DES虽然能降低再狭窄率与TLR,但其在死亡、心肌梗死、血栓事件的发生率方面,与BMS并无显著性差异。
2007年Boyden TF等对RAVEL、SES-SMART、TAXUSⅡ、Ⅳ、Ⅴ、Ⅵ等8项随机研究的荟萃分析显示,DES与BMS相比,可显著降低糖尿病患者支架内再狭窄和TLR的发生率(图10-4)。2008年Kumbhani等的一项荟萃分析包括了16个临床试验、2 951例患者,比较DES与BMS在糖尿病患者中的效果,结果也发现DES较BMS能降低再狭窄率,而二者在病死率与支架内血栓发生率方面相似。
图10-4 Boyden TF等的荟萃分析
ISR:支架内再狭窄(in stent restenosis)
(三)关于糖尿病患者应用SES与PES的比较
ISAR-DIABETES研究比较了SES与PES在糖尿病患者应用中的不同效果,结果显示:SES较PES相比晚期管腔丢失更少,造影再狭窄率显著减低,但TLR无统计学差异。SIRTAX研究同样对比了SES与PES在糖尿病患者中的效果,结果显示:临床随访9个月时SES组MACE发生率较PES组显著减低(图10-5)。最新的SIRTAX研究糖尿病亚组2年随访研究也显示:SES在MACE及TLR上显著优于PES。
图10-5 SIRTAX研究9个月时的累积MACE发生率
Mahmud等(图10-6)研究者对ISAR-DIABETES、TAXI、SIRIUS、DIABETES、SES-SMART、RAVEL、TAXUS II、TAXUS IV、TAXUS V、TAXUS VI、ISAR-TEST等12个随机试验进行荟萃分析,结果显示:在糖尿病患者中应用SES在TLR及MACE上均优于PES。但是,STENT4前瞻性注册研究却显示,1 680例糖尿病患者,570例PES,612例SES,9个月随访结果显示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经校正后PES组MACE发生率显著低于SES组。因此,上述研究表明,在糖尿病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究竟哪种DES更加优越尚无定论,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加以证实。
图10-6 Mahmud等荟萃分析
(四)新型DES
近几年为了降低再狭窄率又开发了许多新一代支架。Endeavor支架(zotarolimus eluting stent,ZES)采用的是新型抗增殖药物Zotarolimus,该药为雷帕霉素衍生物,ENDEAVOR研究显示ZES与BMS相比,可明显降低再狭窄率和血运重建率。2007年,Gershlick发布了关于其效果和安全性的进一步研究结果,结果显示8个月时晚期管腔丢失为(0.61±0.49)mm,总TLR率为4.9%,MACE为7.7%,24个月时TLR和MACE分别为6.5%和9.9%,24个月总的支架内血栓发生率为0.3%。该试验表明Endeavor支架是一种新型安全、有效的DES。另外,新型生物可降解涂层支架可能为未来的研究方向。国内山东吉威的EXCEL支架是已经应用于临床的生物可降解支架,不过其安全性和有效性仍需临床研究来证实。无涂层药物支架第二代DES大连垠艺紫杉醇微孔载药支架于2007年在我国上市,但其临床效果尚需进一步证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