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脉络膜的血液供应 脉络膜的血管绝大部分来自睫状后短动脉的分支,前部脉络膜部分来自睫状后长动脉的返回支。睫状后动脉来自眼动脉,其起点在视网膜中央动脉的起源附近,常与睫状后长动脉一起,以两个主干动脉的形式起源,与视神经平行向前走,在眼球后部分为20多个小支,穿过眼球后极部的巩膜进入葡萄膜,除供应大部分脉络膜以外,还有若干分支供应:后部巩膜;眶段视神经鞘膜;视盘(视乳头)部的视神经,即形成秦氏血管环(circle of Zinn),在此和视网膜血管系统有交通支。
2.睫状体的血液供应 睫状体的绝大部分由睫状后长动脉供应,一般有内外侧各1支,起自眼动脉行经眶锥附近发出,沿水平方向与视神经平行前进:到达眼球壁时在视神经两侧分别穿入球内,当穿入巩膜时常斜行在巩膜内3~7 mm的长度,进入脉络膜上腔与睫状神经一起行走。在此段行程中,此动脉不发出任何分支,但当其到达睫状体外侧面时,每根血管分为两个大支,由此又分出许多小支,互相吻合,在睫状体的前部内侧(相当虹膜根部)与睫状前动脉的分支吻合,形成虹膜大动脉环。此外每根睫状后长动脉的主干上,又发出10~20个返回支向后分布在锯齿缘到脉络膜的前部。
睫状体的前外侧面主要由睫状前动脉供应,该动脉起于4支直肌动脉,除外直肌只有1支动脉外,其余直肌各有2支动脉。睫状前动脉除与睫状后长动脉的分支吻合,组成虹膜大环分支供给睫状肌和睫状突。此外,睫状前动脉向前发出巩膜表层的角膜缘动脉网,并发出结膜前动脉与结膜后动脉吻合;在巩膜内的动脉分支,分布于前部巩膜及输林管(schlenm管,巩膜静脉窦)附近;供应睫状肌的肌支;供应脉络膜前部的返支。
睫状体的静脉回流有两条路,从睫状突和睫状肌汇集的静脉血向后经脉络膜注入涡静脉;从睫状体前部和外侧面汇集的静脉血向前注入睫状前静脉,汇入眼球表面的巩膜表层血管中,这是睫状体发炎时,出现睫状充血的解剖学基础。
3.虹膜的血液供应 虹膜动脉主要来自动脉大环。大环的肌支供应睫状肌;睫状支供应睫状突;脉络膜返支除供应前部脉络膜以外,其主要末梢分支是分布到虹膜的。沿虹膜基质呈放射状走向直趋瞳孔缘,在距瞳孔缘1 mm处,形成虹膜动脉小环,由此分出小动脉呈放射状分布到瞳孔领,在瞳孔扩大肌和瞳孔括约肌之间(近瞳孔领处)大量小动脉分支形成丰富的毛细血管网,故当虹膜发炎时,瞳孔领处渗出物最多。而在动脉硬化累及瞳孔缘的小动脉时,可使瞳孔缘部虹膜发生玻璃样变性,是瞳孔不易扩大的原因之一,这些都是和瞳孔缘附近毛细血管特别丰富的解剖学特点有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