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吲哚青绿血管造影最初用于肝及心功能检查,1972年Flower等首先将吲哚青绿用于人眼。目前在许多眼底病的诊断中与FFA起到互相补充作用。吲哚青绿是大分子结构并充分与蛋白结合的具有荧光特性的染料。眼科静脉注射剂量0.5 mg/kg,ICG对人体无毒性。异常ICGA表现:①持续性异常高荧光,如脉络膜新生血管,染料渗漏等。②持续性异常低荧光,如大面积出血色素增殖等荧光遮蔽;血管延迟充盈或无灌注;纱幕状荧光减弱或消失为脉络膜毛细血管萎缩表现。
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ndocyanine green angiography,ICGA)最初用于肝及心功能检查,1972年Flower等首先将吲哚青绿用于人眼。目前在许多眼底病的诊断中与FFA起到互相补充作用。
吲哚青绿(ICG)是大分子结构并充分与蛋白结合的具有荧光特性的染料。快速注入受检者静脉内,经血循环至眼底血管中,在近红外光波的激发下产生黄绿色荧光,用眼底摄像机,做实时摄像获得眼底及脉络膜循环的动态图像。
适应证:用于脉络膜及色素上皮病、视网膜下新生血管等检查。
操作技术与患者准备:同FFA一样。眼科静脉注射剂量0.5 mg/kg,ICG对人体无毒性。副作用比荧光素轻,产生副作用的原因主要在于碘过敏(制剂中含碘)。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慎用或禁用。
正常ICGA表现:臂-脉络膜循环时间,为(14.74±4.52)s。
脉络膜动脉充盈时态:眼底后极部睫状后短动脉先后荧光充盈,呈束状分支样。脉络膜强荧光时态,始于动脉开始充盈后3~5 s;脉络膜荧光减弱时态,为染料开始排空,荧光辉度下降;脉络膜荧光消退时态,黄斑、眼底荧光呈均匀的灰白色纱幕状,视盘及黄斑呈低荧光暗区。
异常ICGA表现:①持续性异常高荧光,如脉络膜新生血管,染料渗漏等。②持续性异常低荧光,如大面积出血色素增殖等荧光遮蔽;血管延迟充盈或无灌注;纱幕状荧光减弱或消失为脉络膜毛细血管萎缩表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