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后部视系统(视中枢)缺血性病变,多在晨起双眼突然视物不清甚至无光感,眼底正常;视野:同侧性缺损;无神经系统阳性体征;发病前、后无头痛、眼痛。CT脑扫描证实枕叶或视放线脑梗死。1991年宋琛报道6例:男性5例;女性1例。高血压动脉硬化4例;血压正常2例。枕叶梗死5例,视放线脑梗死1例。超声多普勒检查4例:3例发现颈内动脉狭窄,1例未见异常。眼血流图亚硝酸异戊酯吸入试验4例:3例结果阳性;1例阴性。
后部视系统(视中枢)缺血性病变(ischemiopathy of posterior optic system,IPVS),多在晨起双眼突然视物不清甚至无光感,眼底正常;视野:同侧性(象限性、偏盲性)缺损;无神经系统阳性体征;发病前、后无头痛、眼痛。CT脑扫描证实枕叶或视放线脑梗死。
1991年宋琛报道6例:男性5例;女性1例(27岁分娩后3 d)。年龄27-69岁。高血压动脉硬化4例;血压正常2例。视野:同侧性偏盲4例,同侧性象限盲2例。CT脑扫描:6例均有不同程度脑梗死。枕叶梗死5例(其中1例梗死范围广包括视放线),视放线脑梗死1例。超声多普勒检查4例:3例发现颈内动脉狭窄,1例未见异常。眼血流图亚硝酸异戊酯吸入试验4例:3例结果阳性(吸后波幅降低);1例阴性(吸后波幅升高)。视觉诱发电位(VEP):仅查3例,其峰潜时均后延,提示视路传导功能受损。视中枢缺血其视神经长时间不萎缩(图6-7,图6-8,图6-9)。
据WTO对人生阶段的年龄划分,<44岁为青年;45~59岁为中年;60~74岁为年轻的老年人;75~89岁为老年人;90岁以上为长寿老人。
图6-7 视中枢缺血:CT显示视放线缺血灶
图6-8 视放线缺血:CA治疗右眼视中枢缺血性病变前后视野变化
图6-9 视放线缺血:CA治疗左眼视中枢缺血性病变的视野变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