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名麻仁丸、脾约丸)
【组成及用法】 麻子仁(2升)20g,炙厚朴(1斤)、芍药(半斤)、炙枳实(半斤)各9g,大黄(1斤)12g,杏仁(去皮尖,1升)10g,依法制为蜜丸,每次服9g,每日2次,空腹时白开水送下。
【主治】 肠胃燥热,大便不通,或痔疮便秘等。
【临床应用】 本方是一个缓泻剂。功能润肠泻热,行气通便。治胃肠燥热所引起的脾约便秘。故又名脾约丸(《类证活人书》)。可用于痔疮、肛裂及习惯性便秘等。《中国药典》也收载此方,名麻仁丸,功能主治相同。
【附方】
五仁丸(《世医得效方》) 附:五仁汤、五仁润肠丸、麻仁润肠丸、髦塞通软胶囊 松子仁10g,杏仁30g,桃仁、柏子仁各15g,郁李仁9g,陈皮120g,依法制为蜜丸,每次服9g,白开水送下。功能润肠通便。治津液耗伤的便秘不通,尤宜于老年人及病后、产后体虚之便秘。五仁汤(《古今医方集成)即本方去陈皮、改丸为汤。功能、主治基本相同。成药五仁润肠丸(《山西省中药成方选辑》)有柏子仁15g,郁李仁、松子仁各9g,火麻仁、桃仁、肉苁蓉、熟大黄、当归各30g,陈皮、生地各120g,依法制为蜜丸,每次服9g,白开水送下。功能润肠清热,通便。治大肠燥热,便秘腹胀,食欲减退。孕妇忌服。另有麻仁润肠丸(《中国药典》),有大黄、陈皮、火麻仁各120g,苦杏仁(去皮炒)、木香、白芍各60g,制成大蜜丸。功用与上方基本相同。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开发的髦塞通软胶囊,也是攻补兼施之剂,但方中专用种仁类药物,以润下收功,诚如其命名所言,最适于年高体弱者。
清宁丸(《中国药典》) 附:新清宁片 大黄600g,绿豆、车前草、白术(炒)、黑豆、半夏(制)、香附(醋制)、桑叶、厚朴(姜制)、麦芽、陈皮、侧柏叶各25g,桃枝5g,牛乳50g,依法制为大蜜丸,每丸重9g,每次服1丸,水蜜丸每袋6g,每服1袋,1日1~2次。孕妇忌服。功能清热消肿,泻火通便。用于火毒内蕴的咽喉肿痛,口舌生疮,头晕耳鸣,目赤牙痛,腹中胀满,大便秘结,辨证属于肠胃有热所致者。尤宜于形体肥盛,面色红赤而便秘者。服之能清热,泻火通便。孕妇忌服。另有新清宁片,亦为药典方,系由熟大黄加工而成的糖衣片,每次服3~5片,每日3次。功能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缓下,治症基本相同,还能治感染性炎症、发热等。
济川煎(《景岳全书》) 当归9~15g,牛膝6g,肉苁蓉6~9g,泽泻5g,升麻、枳壳各3g,水煎服。功能补肾益精,润肠通便。治肾虚便秘;大便秘结,小便清长,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迟。可用于老年人肾虚及产后血亏的便秘和习惯性便秘等属于肾虚肠燥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