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呋喃唑酮

呋喃唑酮

时间:2023-04-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呋喃唑酮合剂,能减少胃溃疡复发率。呋喃唑酮滴丸用于治疗中耳炎。1.呋喃唑酮胃漂浮控释片 治疗幽门螺杆菌所致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20例,其中男16例,女4例,平均年龄岁。4.复方呋喃唑酮散 治疗口腔溃疡71例,其中男32例,女39例,年龄19个月至14岁59例,18~58岁12例,随机选择44例为治疗组,27例为对照组。5.0.5%呋喃唑酮混悬液 治疗消化性溃疡268例,随机分为两组。

又名痢特灵、PAN。

【性状】

黄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苦,极微溶于水与乙醇,遇碱分解,在光线下渐变色。

【药理作用与用途】

1.基本作用与用途 对消化道的多数菌,如大肠埃希菌、产气杆菌、葡萄球菌、沙门杆菌、志贺杆菌、部分变形杆菌、霍乱弧菌等有抗菌作用;此外对梨形鞭毛虫、滴虫也有抑制作用。主用于菌痢、肠炎,也可用于伤寒、副伤寒、梨形鞭毛虫病和阴道滴虫病。对胃炎和胃、十二指肠溃疡有治疗作用。

2.新剂型的作用与用途 呋喃唑酮胃漂浮控释片可在胃内滞留并缓释药物,可延长制剂在胃内的作用时间4~6h,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达到减少服药次数,增强疗效之目的。研究表明本品对幽门螺杆菌清除率为70%,胃窦黏膜病理炎症的好转率为75%。呋喃唑酮合剂,能减少胃溃疡复发率。呋喃唑酮栓主用于宫颈炎的治疗。呋喃唑酮滴丸用于治疗中耳炎。呋喃唑酮混悬液用于治疗与小儿幽门螺杆菌有关的胃炎。复方呋喃唑酮散可用于局部涂抹治疗口腔溃疡。

【新剂型】

1.呋喃唑酮胃漂浮控释片[292] 呋喃唑酮(0.1)、鲸蜡醇(十六醇)(0.07)、HPMC(0.043)、丙烯酸树脂Ⅱ(0.04)、十二烷基硫酸钠及硬脂酸镁适量。取主药及辅料,充分混匀,用2% HPMC水溶液制软材,过18目筛,制粒,于40℃干燥,整粒,加硬脂酸镁混匀后压片,每片含主药100mg。

2.呋喃唑酮栓[293] 呋喃唑酮(9.0)、冰片(0.36)、明胶(100.0)、甘油(158.3ml)、3%羟苯乙酯醇溶液(4.0ml)、蒸馏水(60.0ml),共制100枚。取明胶加蒸馏水湿润,使之充分膨胀,放置1~2h,加甘油置水浴上加热,边加边搅,全溶后趁热过滤;取呋喃唑酮加适量蒸馏水研细加入上液内搅匀;取冰片溶于羟苯乙酯醇液内,待上药温度降至50℃左右缓缓加入,搅拌均匀;倒模,启模,包装即得。每粒重约4g,含主药100mg。

3.呋喃唑酮合剂[294] 取呋喃唑酮(60.0),白及、枳实(各90.0),将3种药制成细粉,混匀,等量分成30包即得。

4.呋喃唑酮滴丸[295] 呋喃唑酮(12.0)、PEG-6000(30.0)、PEG-400(4.0)、丙二醇(4.0),每丸50mg,含呋喃唑酮12mg。

5.呋喃唑酮混悬液[296] 呋喃唑酮(0.5)、西黄耆胶(0.5)、CMC-Na(0.5)、甘油(2.0)、β-环糊精(1.0)、单糖浆(20ml)、苯甲酸钠(0.2),蒸馏水加至100ml。西黄耆胶与CMC-Na预先用适量温水使其溶胀备用,取β-环糊精加少量水湿润后加入呋喃唑酮充分碾磨,然后依次边碾磨边缓缓加入已溶胀的西黄耆胶和CMC-Na、单糖浆、苯甲酸钠,最后加适量蒸馏水至全量混匀,即得。

6.复方呋喃唑酮散[297] 呋喃唑酮(50.0)、甘草锌(30.0)、维生素C(25.0)、泼尼松(0.1)、盐酸丁卡因(0.5)。将呋喃唑酮、维生素C、泼尼松分别置乳钵研成细粉过筛,加其余诸药,研磨,过筛,混匀,置密闭小瓶内保存。

7.呋喃唑酮片[298] 每片0.1g,棕色瓶或硬质白塑料瓶装。南通制药总厂、浙江新昌制药有限公司、安徽蚌埠海洋药厂生产。

8.0.5%呋喃唑酮混悬液[299] 呋喃唑酮(5.0)、琼脂糖浆(900.0ml)、复方尼泊金醇溶液(10.0ml),蒸馏水加至1 000ml。取呋喃唑酮置灭菌的研钵内,加入蒸馏水2.5ml,进行研磨,研细后加蒸馏水5ml,继续研至混浊状,稍停,倾出上层混悬液,沉淀再加少量蒸馏水研磨,直至药物完全混悬并倾完为止。将上液移入盛有琼脂糖浆900ml灭菌的量器中,再以少量蒸馏水洗涤研钵,将洗液并入量器中,再加入复方尼泊金醇溶液10ml,最后添加蒸馏水使成1 000ml,搅拌均匀,分装入100ml瓶中即得。

【临床应用】

1.呋喃唑酮胃漂浮控释片 治疗幽门螺杆菌所致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20例,其中男16例,女4例,平均年龄(45.2±11.2)岁。本品早、晚餐前各1片,连服3周。结果显示治疗幽门螺杆菌的清除率70%(14/20)。组织病理学观察显示中、重度以上慢性胃炎或活动性胃炎患者,胃窦黏膜炎症的好转率为75%[292]

2.呋喃唑酮栓 治疗宫颈炎效果良好,特别对Ⅰ、Ⅱ宫颈炎疗效更佳。睡前1枚塞入阴道深处,紧贴宫颈,10d为1个疗程,一般5~7d即愈[293]

3.呋喃唑酮合剂 治疗溃疡病100例(男81例,女19例),年龄20~59岁,病程2~21年,其中胃溃疡30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67例,复合性溃疡3例。有76例曾服用过其他抗溃疡类药物,且停药后症状复发。空腹每次服1包,3/d,10d为1个疗程。结果显示治愈76例,基本治愈15例,无效9例,治愈和基本治愈率91%。本组随访50例,时间1年,良好42例,症状复发8例,1年复发率16%[294]

4.复方呋喃唑酮散 治疗口腔溃疡71例,其中男32例,女39例,年龄19个月至14岁59例,18~58岁12例,随机选择44例为治疗组,27例为对照组。对照组用冰硼散治疗。用棉签蘸取本品少许,涂于患处,轻压片刻,3/d,连续应用2~6 d,此期间不使用其他药物。结果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疗效有显著差异(P<0.05)[295]

5.0.5%呋喃唑酮混悬液 治疗消化性溃疡26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西咪替丁(CMD)0.2g,每日三餐饭后15min口服,晚上睡前加服0.4g;治疗组在服用CMD同时加服0.5%呋喃唑酮混悬液5ml。4周为1个疗程。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91.8%、溃疡愈合率78.4%、腹痛缓解率88.8%和幽门螺杆菌清除率80.6%,分别高于对照组的70.1%,55.2%,65.7%和39.6%。2个月后复发率前者低于后者。差异非常显著(P<0.01)[299]

【注意事项】

1.呋喃唑酮受光照,渐变色,制剂应避光保存。

2.服用合剂有个别患者出现轻微恶心,无其他不良反应。治疗期间应忌酒、生冷食物。

3.本品可引起多发性神经炎,剂量超过0.4 g/d或总量超过3g时即易引起,症状可迁延数月至1年以上。因此,必须认真控制剂量,成人不超过0.4g/d,本品的儿童剂型已经撤销。

4.新生儿和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者应用本品可致溶血性贫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