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图书馆建筑的产生和发展与综合性图书馆建筑的产生和发展一样,都共同遵守着一条基本规律,都是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随着医学图书馆的产生而产生,发展而发展的。但是医学图书馆建筑的产生和发展与一般图书馆建筑的产生和发展相比较有两个显著的特点:
(一)产生很晚
医学图书馆及其建筑产生很晚,而综合性图书馆产生则较早,综合性图书馆建筑的产生也比医学图书馆建筑要早。国外古代巴比伦王国最早的图书馆出现在4 000多年以前,我国最早的图书馆出现也已有近4 000年的历史了。而国外最早的医学图书馆是美国1763年建立的费城帕赛尔瓦尼医院图书馆,至今还不到300年的历史。我国的医学图书馆的产生就更晚。最早出现的医学图书馆是澳门的一个诊所于1820年建立的中医药图书馆,至今还不到200年,比综合性图书馆晚了3 500余年。当然,医学图书馆的馆舍也是如此。在医学图书馆出现以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由于其规模小,不可能有专门为其设计和建造的独立的馆舍,一般都是其他的建筑改作医学图书馆馆舍之用。专门为医学图书馆设计和建造的馆舍,在美国是19世纪的事,在我国是20世纪前期的事。
(二)没有经过藏书楼时代
当医学图书馆产生的时候,综合性图书馆已经经过了藏书楼的时代并已经进入传统的藏、阅、借三分离的半开放时代。其建筑无论在结构、功能、布局等方面必然发生相当大的变化,其设备也必须发生相应的变化,才有可能适应近代藏、阅、借相区别的图书馆发展的需要。再说医学图书馆从产生之日起就是为医务人员和病人服务的,所以它的建筑在结构、布局上一定要满足藏书、阅览、借还图书三大功能的需要,致使三个区域产生明显的区别。所以医学图书馆没有进入藏书楼时代而直接步入了近代藏、阅、借分开的半开放的传统的图书馆建筑的时代。差不多在其他类型的图书馆进入现代化全开架的时代的同时,医学图书馆也迈入了全开架式的现代化图书馆时代。这个时代在我国最早始于20世纪50年代的一些医学科研机构和医院的图书馆,而且其馆舍专门设计独立建造者仍是寥若晨星。真正普遍地进入这个时代的还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建造新的医学图书馆建筑。自那以后,我国所建造的现代化医学图书馆与传统的医学图书馆比较出现了很大的区别。其主要标志是:开放式管理及现代科技设备的应用。在建筑结构方面,采用了新型的模数式结构:统一层高、统一荷载、统一柱网。这种结构具有大开间,布局灵活的特点,又可根据需要,采用轻质灵活隔断,更能适应医学图书馆多功能的需要。另一方面,建造中采用了综合布线系统,解决了由于电子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等在医学图书馆中的广泛应用,给医学图书馆建筑的设计和施工所带来的复杂性的难题。这些使得现代化的医学图书馆建筑在传统的医学图书馆建筑阶段以后的发展过程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产生了质的飞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