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图书馆危机管理问题的提出与发展

图书馆危机管理问题的提出与发展

时间:2023-04-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最早有关图书馆危机管理的理论可追溯到1985年,苏格兰国家图书馆制定的严密的防灾预案和措施,并编辑出版《苏格兰地区图书馆灾难控制计划手册》。后来的学者在图书馆危机管理理论和实践的不断摸索中,对其危机的内涵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就是其外部环境或内部原因造成的对其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的各种非常事态。2006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图书馆危机管理研究》也已启动。可见,图书馆危机管理的研究日渐受到重视。

美国学者于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危机管理(crisis management)理论,并迅速应用于国际政治领域。

20世纪70年代发生的世界性石油危机给高速增长的日本经济以沉重打击,从而唤起了日本政界和学者们对危机管理理论的高度重视,将这一理论的研究和应用扩展到经济领域,并取得了巨大成功。

20世纪80年代,伴随国际关系的缓和,跨国公司获得迅速发展,人们开始将危机管理理论引入企业。在危机管理理论逐渐应用于企业的同时,国外图书馆界也开始了危机管理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最初的研究仅局限于自然因素、外部因素给图书馆带来的灾害,比如水灾、火灾、飓风、虫灾、霉变、地震、偷窃等。最早有关图书馆危机管理的理论可追溯到1985年,苏格兰国家图书馆制定的严密的防灾预案和措施,并编辑出版《苏格兰地区图书馆灾难控制计划手册》。后来的学者在图书馆危机管理理论和实践的不断摸索中,对其危机的内涵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就是其外部环境或内部原因造成的对其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的各种非常事态。图书馆危机管理通俗地讲就是研究其管理过程中为什么危机会发生,什么样的步骤和方法可以预防或减少这些危机的发生;一旦危机发生,又如何控制其发展和降低其带来的损失,甚至使危机转为契机。它是对图书馆危机事前、事中、事后进行全面全过程监控处理的连续链条,它包括危机监测、预警、决策、处理和分析总结,是系统化的一种新型管理体系。

近几年国内图书馆界有关开放时间、乱收费、资源管理、珍贵文献的“藏”与“用”、馆员工作态度等诸多问题,被各种媒体披露,给图书馆的形象带来不良影响,也给图书馆的危机管理敲响了警钟。不少图书馆制定了详细的火灾发生预案和信息安全对策,都起到积极的示范作用。中国图书馆学会自2006年4月份已开始了对公共关系议题的讨论,其中就包括危机预防、预案和危机处理。2006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图书馆危机管理研究》也已启动。2006年8月第三届上海国际论坛隆重举行,其中危机管理成为人们深入讨论的话题之一。可见,图书馆危机管理的研究日渐受到重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一键复制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