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学信息资源共建是开展医学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的基础和前提,我国医学图书馆和信息机构早期研究重点以馆藏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数据库建设与开发、外文书刊的联合采购等为主要内容。
在我国早期的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理论阶段,世界银行贷款卫生医学项目——医学图书资源共享项目执行计划带动了全国医学文献资源共享网络建设。1994年,成立了由国家中心馆、六大地区中心馆和22个省中心馆组成的三级文献资源共享网络服务小组,制定了网络服务小组暂行公约,组建医学期刊订购合作协调小组,由中国医科大学图书馆任组长,开始每年一度的期刊订购协调,实际就是医学期刊布局和建设的宏观协调。
除对医学期刊布局和建设的宏观协调外,在编制全国外文生物医学期刊联合目录,建立全国医学图书馆基本情况数据库方面也进行了理论与实践的探索。如国家中心馆——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编制的全国外文生物医学期刊联合目录,被收录单位包括全国的高等医药院校、医院、科研、中华医学会、军队医学院校及部分科研单位。
生物医学信息资源保障体系是指各类型生物医学信息资源机构,根据统一的规范和标准,协调进行生物医学信息资源的收集、整理、加工、存储、开发和利用,以促进生物医学学科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为主要宗旨,以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对生物医学个性化、专门化、系统化和高效率信息需求的信息服务系统。生物医学信息资源保障体系作为一个学科(行业)性信息资源保障系统,以组织、传递、交流、提供生物医学知识信息服务为主要目的,是国家信息资源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代医学图书馆网络的宏观研究大致包括两个层次,一个是医学图书馆网络本身,一个是医学图书馆网络在图书馆大网络中与其他学科图书馆网络的合作。
医学图书馆包括医学高校图书馆、医学科研院所图书馆、医院图书馆、公共卫生系统图书馆,这四者的行政是分属于高校、科研院所和公共卫生四个不同的系统领导。
医学图书馆网络本身主要是在各医学高校图书馆、医学科研院所图书馆和医院图书馆间的联合与资源共享,在我国医学文献信息资源保障、医学文献信息资源布局、医学文献信息资源联合目录、馆际互借、文献传递、合作参考咨询、医学图书馆人员继续教育与培训等方面发挥医学图书馆网络的社会职能。
医学图书馆网络与其他学科图书馆网络的合作主要是在医学图书馆系统参与全国或地区图书馆网络的建设中与其他学科图书馆系统的联合与资源共享。例如,上海市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协作网中有五所医学图书馆/情报所,它们是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图书馆、第二军医大学图书馆、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图书馆、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上海市药监局科技情报研究所。许多医学高校图书馆在合校后并入综合性大学图书馆,从实体上实现更紧密地同其他学科图书馆间的联合与资源共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