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传染源是HB病人和在人群中广泛存在的HBV携带者(AsC)。其中最重要的是AsC,其次为CHB及AHB患者。我国的HB传染源是十分宠大的。
1.无症状慢性HBV携带者(AsC) AsC携带完整病毒颗粒时间长,血清或肝组织内HBV-DNA持续阳性,HBV复制数量大,分布广,而HBV携带者又无症状,活动如常人;HBV既是嗜肝病毒,又有其泛嗜性,在AsC体内多器官、多种体液内均可含有HBV,凡是能排出体外的体液中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HBV。所以AsC是传播HBV的最重要人群。AsC的传染源作用与其职业有关,如献血者、医务人员等对所接触的易感者构成威胁;可经输血、性接触或隐蔽的胃肠道外途径传播。
在我国AsC孕妇作为传染源的意义很重要。我国HBsAg阳性孕妇中HBeAg阳性率高达20%~30%。孕妇HBsAg、HBeAg阳性率高可能是我国AsC发生率较高的原因,因为HBeAg阳性的孕妇所生的婴儿HBV感染率在90%以上。
2.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
(1)AHB患者:在潜伏期后期出现HBsAg即有传染性,因此时尚未发病,作为传染源意义较大,可经多种途径传播HBV,发病后活动少,传播作用受到限制。AHB的传染时限:在潜伏期的最后2周或发病前数周及整个急性期之内(大致3个月),都有传染性。
(2)CHB患者:病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不论在发作期及间歇期,大多数CHB都带有HBV,尤其是HBeAg阳性者,都是活跃的传染源。传染时限不易确定。HBV感染的不同阶段,血清内HBV水平差异较大,传染性大小与HBV水平相关。血清HBsAg、HBeAg、HBVDNA阳性者的传染性大于HBsAg阳性,HBeAg阴性(伴随或不伴随HBeAb阳性)者。血清HBV-DNA是HB传染性大小的最好指标。传染性大小与病变的活动性无相关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