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肝炎发生急性肝衰竭(acute hepatic failure)称为重型肝炎。急性肝衰竭是指迅速发生的严重肝功能不全、凝血酶原活动度降至40%以下,血清胆红素迅速上升而ALT迅速下跌(胆-酶分离),胆碱酯酶活动度显著降低。
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发病率占HB的1%~2%,以青壮年居多,其特点为发展迅猛,变化多端,甚至威胁生命。有的在诊断标准尚未完备时,病情已发展到不可挽救的地步。因此,要认识重型HB的早期症状,才能把挽救和防治措施放在病情发展之前,提高救治存活率。
早期重型HB可有如下临床表现:过度劳累,过度疲乏无力,甚至有极度乏力感;有行为反常、性格改变或意识改变等轻度精神症状;严重呕吐不能进食,并出现呃逆现象;血清胆红素超过171μmol/L,或每日以34.2μmol/L(2mg/dl)的幅度上升;肝功能损害呈酶-胆分离;胆碱酯酶和胆固醇明显下降,白蛋白很快减少,白、球蛋白倒置明显;凝血酶原活动度持续下降,并伴有出血倾向;出现腹水症;黄疸上升,发热不退,兼有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增高;血支链氨基酸/芳香氨基酸(BCAA/AAA)比值下降。
国外急性肝衰竭的定义尚未统一,其发病基础必须是急性肝病,其临床表现以急性肝性脑病(Ⅱ度以上)为必备特点。按照这两个条件,衡量我国病例以重度黄疸和腹水为突出表现的亚急性重型肝炎(腹水型)就不能归入急性肝衰竭;而更为常见的慢性重型(包括腹水型和脑病型)则更与急性肝衰竭无缘,这显然不符合临床实际情况。所以我国制订的重型肝炎标准存在与国外不接轨的问题,这一重要问题有待研究解决。
1.急性重型肝炎 又称暴发性肝炎。发病多有诱因,如发病后未适当休息、营养不良、嗜酒或服用损害肝脏的药物、妊娠或合并感染等。
起病如同急性黄疸型肝炎,但病情发展迅猛,发病2周内出现极度乏力、消化道症状明显,迅速出现Ⅱ度以上(按Ⅳ度划分)肝性脑病,凝血酶原时间活动度低于40%并排除其他原因者,肝浊音界进行性缩小,黄疸急剧加深,胆红素每日以34μmol/L速度加重,ALT随黄疸上升而下降,血氨升高,有明显出血倾向(如注射部位出现大片瘀斑),中毒性鼓肠,后期可出现腹膜炎、出血;或者黄疸很浅,甚至尚未出现黄疸,一旦有上述表现者均应考虑本病。常在3周内死于脑水肿或脑疝等并发症。
2.亚急性重型肝炎 即急性肝炎发生亚急性肝坏死。于发病15d至24周陷入肝衰竭。起病后可出现极度乏力、食欲明显减退、恶心、厌油、呕吐、重度腹胀、黄疸、肝臭等表现。临床上可分为腹水型和脑病型。
(1)腹水型:以重度黄疸(血清胆红素≥171μmol/L或大于正常10倍)、腹水和明显出血倾向(凝血酶原活动度≤40%)为特点。可无肝性脑病或晚期出现。主要死因是肝肾综合征、上消化道出血、严重继发感染及颅内出血等,此型占大多数。
(2)脑病型:以肝性脑病为肝衰竭的首发突出特点,除病史超过14d以外,其他表现酷似急性重型肝炎。主要死因是脑水肿或脑疝,此型并不少见。
亚急性重型肝炎,部分患者经抢救可恢复,但恢复后易发展为肝硬化。
3.慢性重型肝炎 即慢性肝炎亚急性肝坏死。其发病基础有:
(1)慢性肝炎或肝硬化病史;
(2)慢性HBV携带史;
(3)无肝病史及无HBV携带史,但有慢性肝病体征(如肝掌、蜘蛛痣等),影像学改变(如脾脏增厚等)及生化检测改变者(如丙种球蛋白升高,白/球蛋白比值下降或倒置);
(4)肝穿刺检查支持慢性肝炎。
慢性重型肝炎病情较危重,合并症多,预后差,病死率高。其临床表现拟似亚急性重型肝炎,也分为脑病型和非脑病型。但系在慢性肝炎或活动性肝硬化的基础上恶化而成,故兼有慢性肝病的临床特点。须注意的是,相当多病例“病史”较短,很像“急性肝炎”起病,如忽略慢性肝病体征,极易误诊为亚急性重型肝炎。
4.分期 为便于判定疗效及估计预后,亚急性重型和慢性重型肝炎可根据其临床表现分为早、中和晚三期。
(1)早期:符合急性肝衰竭的基本条件,如:严重的全身及消化道症状;黄疸迅速加深,血清胆红素大于正常10倍;凝血酶原活动≤40%或经病理证实为重型肝炎,但未发生明显的脑病,也未出现腹水。
(2)中期:除具备重型肝炎三项(急性肝衰竭、PTA<40%、胆-酶分离)基本条件外,又出现Ⅱ度以上肝性脑病或明显腹水。
(3)晚期:有难治性并发症,如肝肾综合征、消化道大出血、严重感染、脑水肿。此期已趋向多器官衰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