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肝活检的并发症 肝活检的并发症60%发生在术后2h内,90%发生在24h之内。致命的并发症多在6h内出现。
(1)局部疼痛:局部疼痛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大部分轻微,也可为短暂的中度疼痛,一般不超过24h,不需做特殊处理,仅极少数疼痛剧烈需要服用止痛药,疼痛的部位多在穿刺的局部,也有肩部疼痛和轻度胸膜炎及肝周围炎者。
(2)出血:穿刺后局部可流出少量血液,一般持续10~60s自行停止。肝内血肿极为常见,常无症状,发生率报道不一,有的为17%~23%,也有为0~7%。胆道出血不多见,多是操作损伤的结果,可表现为胃肠出血、胆绞痛、肝大等,可以是严重的出血,也可以是慢性隐匿性出血,最后导致贫血。胆道出血可由B超或CT诊断,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有助于出血部位的确定。如果胆道出血不严重可非手术治疗,严重者必须手术治疗。
胸腔出血为刺破肋间血管所致,多数经过输血可奏效,少数需外科处理。
腹腔出血的发生率为0.03%~0.24%,出血一般在穿刺后2~3h出现明显症状,主要是穿刺针在深吸气时划破肝脏或与肝动脉或门静脉分支穿透有关。腹腔出血立即给新鲜血浆、输注血小板,如果血流动力学持续不稳定,应采用血管造影技术以栓塞出血血管或有关的动静脉瘘,如仍不能止血,应立即进行外科探查术进行止血。
出血并发症的多少、严重程度与穿刺针的粗细有关。文献报道,用粗Tru-Cut针的腹腔出血为0.098%,用Menghini针为0.025%,应用细针穿刺者几乎未发生。
病例的选择亦与出血有关,发生出血的多为肝硬化、严重的慢性肝炎、肝癌等,而急性肝炎、轻度的慢性肝炎均未发生。
(3)胆汁性腹膜炎:胆汁性腹膜炎是严重的并发症,但少见,多发生在肝外阻塞性的深度黄疸患者,术中误穿胆囊也可引起。腹腔穿刺可以诊断。
(4)气胸:文献报道发生率为0.35%,是很少见的并发症,大多因穿刺点选择太高,或者肺气肿患者肝脏下垂膈肌较低时,穿刺损伤肺组织引起气胸。目前在B超或CT引导下进行穿刺基本已无此并发症发生。
(5)感染:消毒不严可引起感染,但穿刺后脓毒血症相当罕见,肝脏及胆道内已有感染病变者(肝脓肿、化脓性胆管炎等)穿刺后可能引起感染扩散。
文献曾有报道肝穿刺损伤肾、肺、结肠等,但都极为罕见。关于肿瘤种植的问题,从理论上来说穿刺进入肿瘤后再拔出,可能会有少量的肿瘤细胞带出而导致针道种植。但从国内外的资料来看,这种机会也是极少的。
2.肝活检的死亡率 由于肝穿刺及穿刺技术的改进,并发症越来越少,病死率越来越低。国、内外报道病死率平均为0.04%,1秒钟穿刺法仅为0.013%。Livraghi报道了11 700例细针穿刺活检的病死率为0.008%,1985年Smith报道63 108例死亡4例,病死率为0.00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