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肝脏成像 以一定频率的射频脉冲激发静磁场,氢质子将从顺主磁场方向排列的低能状态转为逆主磁场方向(横向)的高能状态,随后释放的信号称为磁共振现象。在外加磁场的作用下体内产生感应场,各种不同生物组织单位体积内的质子数不同,理化环境不同,会产生不同强度的感应磁场。测定各种生物组织感应磁场大小,以其差异来表示组织间的差异,从而形成影像,即磁共振成像。
(1)平扫:射频激发脉冲而发生磁共振,射频撤出后质子从高能量到低能量的恢复过程,即弛豫过程。其中纵向弛豫过程所需时间为T1,横向所需时间为T2。
在MRI中决定信号强度的主要是质子弛豫时间的差异。T1弛豫时间指轴向磁化强度恢复过程,与主磁场的方向一致,可达最大值;T2弛豫时间指横向磁化强度的消失过程。T1和T2是2个重要的常数,组织正常或异常的鉴别基于2个时间常数的差别。
自旋-回波是临床常用的成像脉冲系列,通过改变成像参数分别强调各组织的T1和T2差异的图像,称为T1或T2的加权像。MRI检查无电离辐射,无需使用碘造影剂,并可三维成像。体内有起搏器和金属异物的病人不能做此检查。
(2)增强:使用钆类小分子造影剂,因病灶与肝实质血供不同,组织密度不同,MRI造影剂可提高病灶与正常肝实质的信号差异,从而提高诊断的灵敏性和特异性。MRI血管造影无创、安全,效果与X线血管造影近似。
2.正常肝脏 肝脏的MRI检查对显示肝内血管结构、分小叶和分段及其与周围脏器的关系,因可多方位成像,比其他影像学方法更直观和精确。T1加权扫描正常肝组织信号均匀,强度超过脾脏;T2加权正常肝组织弱于脾信号。T1加权扫描门静脉主干和左/右分支、3支肝静脉均呈低信号或无信号,因能量提供在发射脉冲已过,记录的是返回信号。正常血管T2加权扫描呈高信号。
血管和胆管无需造影剂就能显影。对比清晰度优于CT,而空间辨别逊于CT。无论T1或T2,都可见门静脉、肝静脉、下腔静脉、主动脉和胆管。
3.MRI显示的肝硬化 MRI能显示肝硬化的形态改变,右叶常缩小,尾叶和左外段常增大,使比例失常。
再生结节一般在T1图像呈等信号或略高信号;T2图像呈低信号,当低信号结节内有等信号或高信号区时可能有癌变。因有纤维组织增生和再生结节形成,T2加权时信号降低比正常肝实质少,且不均匀。腹水在T1加权图像成低信号;在T2加权图像呈高信号。
门脉高压时门静脉内径增大;门静脉系统的侧支循环表现为低信号或无信号的结节状或条状扭曲结构。
4.MRI显示的原发性肝癌(HCC) T1加权扫描HCC常低信号;而T2加权扫描常呈高信号,与脾信号相似。MRI对恶性病灶的检出和鉴定比CT用造影剂更灵敏和特异,见图5-4。
图5-4 HCC的磁共振显像
T1加权肝右叶前移肿块,低信号区略呈椭圆,边缘较清楚,周围血管受压(引自:骆抗先.磁共振成像.//骆抗先.乙型肝炎基础和临床.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MRI平扫HCC多能根据影像特点鉴定;增强扫描主要用于不典型病例的鉴别诊断。静脉注射钆类小分子造影剂后行动态增强MRI,HCC强化与CT相似,表现“快进快出”的特点。
高分化的HCC和增生性结节能摄取Mn-DpDp造影剂,可与转移性瘤区别。含Kupffer细胞的局灶性结节增生能摄取某些造影剂(如ferumoxides),HCC和转移性肿瘤缺乏Kupffer细胞,ferumoxide粒子分布稀少,故T2加权MRI良性结节信号下降而恶性结节仍呈高信号。
小肝癌可以从影像确定诊断,包括T2加权MRI的高强度和注射钆后增强MRI的动脉相。诊断率提高与分化降低和体积增大一致:由高分化的66.3%至低分化的91.6%;由≤10mm的65.5%、11~20mm的77.2%至21~30mm的92.3%(Horigome H,et al.Hepatogas troenterology,2000,47:1659)。
MRI可有较高的分辨率,尤以T2加权对癌瘤范围的界限较清楚;可与海绵状血管瘤、囊肿、局限性脂肪沉着和再生结节进行鉴别,不必同时肝动脉造影。
5.MRI显示良性局灶性病变 利用组织学特性的差异,MRI能鉴定囊肿液、血管瘤、肿瘤、纤维组织和血管。MRI检出占位性病变可与CT相比拟,而且能显示与血管和胆管的关系。
(1)海绵状血管瘤:在自然人群中的发生率可达5%~7%,可逐渐增大,直径超过5cm时常发生中心纤维结疤。其他影像诊断有一些限制,因扩张的血窦中血流缓慢,MRI如用T2加权成像呈高信号病灶,特别明亮,可与肿瘤鉴别。
(2)局灶结节性增生:T2加权成像有均质性表现,注射钆后在动脉相早期可加强,而中心结疤表现增强迟缓。
(3)肝腺瘤:缺乏特征性,动脉相也加强,但不如增生结节明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