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影像主要用于检出慢性肝炎的合并症。
超声对筛检胆道异常和肝内占位病变最重要。擅长检出局灶性病变(>2cm),也可能检出弥漫性病变(如脂肪肝、肝硬化)。一般而言,血管瘤高回声,囊肿无回声,肿瘤有高或低回声。超声常能确定局灶性病变的部位和范围,故可引导穿刺。
一般以超声作为筛检方法,重要的发现尚需CT或MRI检查确定,见表5-14。
表5-14 肝胆疾病影像检查的选择
对HCC高危病例的超声筛检,结合AFP试验,应是定期检查的常规。对发生率很高的囊肿和血管瘤,超声诊断的可信度很高;但对肝硬化病人的血管瘤样病变须与高回声的HCC鉴别。对弥漫性肝脂肪性变超声优于CT,而CT优于MRI。显示门脉高压CT不如Doppler超声。对黄疸的诊断常以超声筛检,必要时再做MRI及(或)MRI胰胆管造影(MRCP)。
在肝硬化病例中检出肝小结节,MRI优于螺旋CT,但一般技术两者对1cm的肝癌检出率都不到40%。肝脏影像学检查,具有简便、快捷、无创等优势;但必然存在影像学故有的局限及有限性,对<1cm的病灶检出率低,对肝炎诊断或病情评估均无意义,早期检出肝硬化主要依据肝组织学。肝炎病人影像检查主要对检出其合并症有用。
参考文献
[1] 骆抗先.血清病毒·病毒标志物[M]//骆抗先.乙型肝炎基础和临床.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87-293
[2] 池肇春.分析与评估肝功能试验的若干问题[J]临床肝胆病杂志,2006,6:404
[3] 李树桐,等.肝生化试验的临床应用[M]//韩硬海,李树桐.临床肝脏病学.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63-64
[4] 宋国培.肝功能——血清酶学检测的临床意义[J]临床肝胆病杂志,2003,4:195
[5] 尹炽标,等.HB病毒载量及ALT水平与IFN应答关系的研究[J]临床肝胆病杂志,2004,2:98
[6] 黄俊华,等.ALT正常的慢性HBV携带者肝组织病理结果分析[J]临床肝胆病杂志,2007,1:6
[7] Koziel MJ.Cellular immune responses against hepatitis C virus[J].Clin lnfectDis,2005,1(suppl 1):25-31
[8] 陈胜,等.肝功能与病毒性肝炎免疫及病毒复制的关系[J].临床肝胆病杂志,2007,2:95
[9] 骆抗先.甲胎蛋白[M]//骆抗先.乙型肝炎基础和临床.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318-320
[10]姚志冲.有机磷农药中毒[M]//戴自英.实用内科学.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454
[11]姚光弼.新书《肝胆系统疾病:病理生理学和影像学》评价[J].肝脏,2002,1:71
[12]赵粤东,等.B超诊断小肝癌和CT对照分析[J].临床肝胆病杂志,2004,3:179
[13]王天才,等.彩色多普勒超声影像预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价值[J].临床肝胆病杂志,2002,2:120-121
[14]姚远.脂肪肝的超声诊断与分型的研究[J].临床肝胆病杂志,2000,3:188-189
[15]王艳,等.超声检查及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对肝脏纤维诊断的研究[J].临床肝胆病杂志,2008,1:31
[16]李天然,等.肝硬化的数量化诊断及其影像分型[J].临床肝胆病杂志,2004,1:24-25
[17]吕娇健,等.慢性乙肝患者CT检查与肝穿病理改变的对照研究[J].临床肝胆病杂志,2008,2:94
[18]骆抗先.肝脏影像学[M]//骆抗先.乙型肝炎基础和临床.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333-34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