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促进肝细胞再生治疗

促进肝细胞再生治疗

时间:2023-04-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临床分型中以亚急性重型肝炎的疗效最佳。治疗组病死率为38.37%,对照组病死率为51.96%,有显著性差异。实验表明PGE可促进肝细胞再生,防止实验性肝损伤,其机制可能与PGE能明显降低TNF有关。胰岛素还有促进肝细胞线粒体产生ATP的作用。有些学者认为一定比例的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相互配合,对促进肝细胞再生有一定作用。目前国外有些学者已开始用NAC治疗急性肝衰竭及艾滋病。

促进肝细胞再生,减少肝细胞的凋亡有以下几种治疗。

1.肝细胞生长刺激因子 目前已知能够促进肝细胞生长的因子很多,如表皮生长因子(EGF)、血小板生长因子(PLGF)等20余种。但主要的至少有两种:一种称为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另一种称为促肝细胞生长素(肝脏再生刺激物质,HSS),这是一混合物,乃由胎肝、再生肝和乳幼动物肝脏中提出,国内学者多从乳猪、乳牛的肝脏中提出。中国医大二院、上海二医大瑞金医院等51个单位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国产HSS治疗重型肝炎1 687例(对照组为1196例),剂量为每天80~120mg,加入10%葡萄糖液中静脉滴注,1个月为1个疗程。2组总病死率对比:HSS治疗组为3 6.2%,对照组为58.8%(P<0.01)。重型肝炎临床分型的病死率对比:急性重型肝炎治疗组为50.0%,对照组为61.7%(P<0.05);亚急性重型肝炎治疗组为32.2%,对照组为55.4%(P<0.01);慢性重型肝炎治疗组为39.8%,对照组为64.5%(P<0.01)。临床分型中以亚急性重型肝炎的疗效最佳。

在探讨肝衰竭与预后的关系时发现,各治疗组的肝衰竭的早、中期用药疗效较好,其病死率分别为7.2%(对照组为21.3%)和29.7%(对照组为61.1%);而晚期病例为75.8%(对照组为88.7%)。说明HSS在治疗重型肝炎时越早使用越好。

HGF是肝细胞在内外环境改变时由肝细胞自己激发分泌的肝细胞生长物质。张宜俊等从乳猪新鲜肝脏提炼出HGF,HGF通过改变细胞膜离子转运机制调节细胞内环腺甘酸(cAMP)水平,促进肝细胞DNA合成;抑制TNF活性;HGF能使切除34%的大鼠肝摄取氨基酸量增加,为修复肝细胞提供能源和原料,保护了肝细胞;增强肝脏Kupffer细胞功能;抗纤维化;提高血清雌二醇水平;减轻对鼠脑Na-K-ATP酶活性的抑制。

临床应用表明,重型肝炎攻关组资料收治的急性肝衰竭274例,应用HGF120mg加入10%葡萄糖液250ml静滴,每天1次,疗程一般为1个月。治疗组病死率为38.37%,对照组病死率为51.96%,有显著性差异。目前剂量为160~200mg/d。治疗肝衰竭也必须早期用药。

裘云庆等发现重型肝炎患者HGF较正常人高,且患者血清中HGF多肽水平与血清胆红素、TNF呈正相关,与PT呈负相关。说明HGF含量即反映肝受损程度,又提示这是一种自我防御机制,因此,临床有无必要进一步应用大量HGF,有待进一步观察。

2.前列腺素E1(PGE1)疗法 前列腺素E1的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血管交感神经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并抑制血栓素A2的合成,达到较强的扩张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增加血流的作用。实验表明PGE可促进肝细胞再生,防止实验性肝损伤,其机制可能与PGE能明显降低TNF有关。应用PGE1治疗肝衰竭,可发现生化和组织学指标有很大改善,并能改善微循环,对维持微循环功能有重要意义。剂量为200μg加入5%葡萄糖液500ml内缓慢静滴,每日1次,7~14d为1个疗程。部分病人可出现发热、头痛、恶心、呕吐、腹胀及低血压等不良反应,病人常很难耐受,应停止使用。有人认为用静脉输液泵将每日用药量于24h之内缓慢均匀输入,可减少副作用。最近研制并用于临床的PGE1脂微球屏障保护PGE1,抑制其在肺内的失活,同时利用脂微球易在病变部位处集聚,发挥其靶向效果。PGE1脂微球20~40μg/d,加入5%葡萄糖液50~100ml内静滴每日1~2次。对重症病例,PGE1治疗效果有限,PGE1应用的最佳适应证为重症,亚急性肝炎所致肝衰竭早期,但确切疗效尚待临床进一步实践探讨。

3.胰高血糖素-胰岛素疗法(G-I疗法) 目前有不少报道应用G-I疗法治疗肝衰竭,其主要作用是:①促进肝细胞再生。胰高血糖素作用于肝细胞膜腺苷酸环化酶而增加cAMP,激活cAMP依赖性蛋白酶,促使DNA及蛋白质合成增加,有助于肝细胞再生。而胰岛素可使cAMP降低,但可促进蛋白合成的转录过程。胰岛素还有促进肝细胞线粒体产生ATP的作用。有些学者认为一定比例的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相互配合,对促进肝细胞再生有一定作用。②改善高血氨症。③调整及改善氨基酸代谢,降低血浆芳香族氨基酸,使BCAA/AAA的比值升高,改善肝性脑病。

G-I疗法的剂量及用法:胰高血糖素1mg与普通胰岛素10U加入5%葡萄糖液250ml静滴,每日1~2次,10~14d为1个疗程。必要时可随时间调整两者配比剂量。不良反应主要是心慌、胸闷、恶心,严重者有呕吐及出汗。副作用与药物输入过速有关。

4.N-乙酰半胱氨酸(NAC)与谷胱甘肽(GSH)疗法 近年来,氧自由基学说在病毒性肝炎治疗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GSH是机体抗氧化作用的主要细胞内防线,是保护细胞完整性、维持细胞生理功能所必需。急性肝衰竭患者细胞内GSH水平明显降低,GSH浓度降低可加速免疫损伤,抑制淋巴细胞功能使CD4、CD8、CD20变化,加速疾病的发展尤其是使炎症细胞因子(TNF、IL-1、IL-6)的浓度升高。补充药用GSH,可能使肝脏顺利进行物质代谢和解毒功能。剂量:0.3~0.6g,每日2次,肌注或静脉滴注。

NAC是GSH前体,在体外具有抗病毒作用,来源丰富,不良反应小,药动学已明确。用NAC来补充某些疾病产生的GSH降低是一个合理的治疗方法。目前国外有些学者已开始用NAC治疗急性肝衰竭及艾滋病。剂量:140mg/kg,2d后改为70mg/kg,疗程为2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