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咽后脓肿
咽后脓肿(retropharyngeal abscess)常见于3个月至3岁婴幼儿,多发生于咽后壁。
【影像检查方案】
CT可发现病变的形态和密度。增强CT和MRI检查对确定病变性质和累及范围有帮助。
【典型病例】
男,8个月。发热、拒食、吞咽困难1周(图5-2-14)。
图5-2-14 咽后脓肿
影像所见
A、B.CT平扫显示咽后壁软组织明显增厚,边界模糊,密度不均匀,咽腔受病变压迫,明显变窄。
C、D.CT增强扫描显示肿物呈均匀厚壁环状强化,病变内为脓液,双侧颈部可见肿大淋巴结影像。
【影像与病理】
咽后脓肿发生于咽后壁,常见于3个月至3岁婴幼儿,半数发生在1岁内。咽后壁淋巴结3岁时逐渐萎缩,7岁时完全消失,故年长儿童很少发生本病。急性咽后脓肿为上呼吸道感染的并发症之一,咽后壁外伤或异物也可引起急性脓肿。慢性咽后脓肿由颈椎结核或咽后壁结核性淋巴结炎引起。
【影像诊断要点及比较影像学】
1.颈部侧位平片可见椎前间隙软组织阴影增厚或局限性隆起。颈椎生理曲度变直。结核性感染时,形成椎前寒性脓肿,可以伴随椎体骨质破坏和病变累及的椎间隙变窄。感染可沿颈部血管肌肉间隙扩散至上纵隔,致上纵隔阴影增宽。CT和MRI断面影像显示咽后脓肿局限在咽后间隙的某一段或贯通于全部颈前间隙,在颈椎前与咽后壁之间形成肿块。平扫CT显示软组织密度肿块,边界往往模糊不清,占位效应显著,其间可见低密度坏死液化区。增强后,病变呈环状强化,脓肿壁厚,可以不均匀或含有分隔。
2.MRI显示脓肿呈长T1和长T2信号,脓肿内伴有出血时,可以出现短T1出血信号。病变可压迫咽腔、气道向前受压移位并变小,感染向下扩散至纵隔可引起纵隔炎。脓肿压力过高时可扩散至咽旁间隙、颌下间隙,使相应受扩散的间隙消失,出现病理信号。
【影像与临床】
急性咽后脓肿起病急,患者有发热、拒食、吞咽困难、咽痛、咳嗽等症状。呼吸带鼾声,严重者有吸气性呼吸困难和喘鸣音。患者颌下淋巴结肿大。慢性咽后脓肿起病缓慢,病程长,患者年龄较大。咽后脓肿位于咽后壁中央,脓肿可自然破裂,咽后壁形成肉芽肿。咽后脓肿的并发症有致命的喉梗阻,纵隔脓肿、败血症、大血管糜烂出血、海绵窦栓塞、脑膜炎和迷走神经反射等。
【鉴别诊断】
本病应注意与颈部的肿瘤性病变进行鉴别,例如淋巴管瘤合并感染等。淋巴管瘤合并感染时,表现为肿瘤内部密度不均匀,边缘不清楚,肿瘤壁明显增厚,内部可有分隔影像,而咽后脓肿一般为单房,内部很少出现分隔,内部密度比较均匀,可帮助鉴别。MRI比CT、平片在显示病变的范围及内部结构方面较有优势。
(二)咽旁间隙化脓性感染
咽旁间隙化脓性感染(inflammatory disease of parapharyngeal space)指咽旁间隙的细菌化脓性感染。
【影像检查方案】
CT可发现病变的范围、密度。增强CT和MRI检查对确定病变性质和累及范围有帮助。
【典型病例】
病例1 男,4个月。左颈部肿物伴发热2周(图5-2-15)。
图5-2-15 左侧咽旁间隙脓肿
影像所见
A.CT平扫显示左侧颈部软组织密度肿块,边界比较清晰,密度不均匀。
B.CT增强扫描显示肿物呈不均匀厚壁环状强化,病变内无强化区为坏死液化组织。
病例2 男,1个月。左颈部肿物伴发热1周(图5-2-16)。
图5-2-16 左侧咽旁间隙脓肿
影像所见
A.CT平扫显示左侧颈部软组织密度肿块,边界比较清晰,密度不均匀。
B.CT增强扫描显示肿物呈不均匀厚壁环状强化,病变内无强化区为坏死液化组织。
病例3 男,3岁。颈前区包块伴发热2周(图5-2-17)。
图5-2-17 颈前区脓肿
影像所见
A.MRI矢状面T1WI显示颈前正中区见等T1信号肿物,边界模糊不清,肿物内见长T1信号坏死区。颈椎生理曲度变直。
B.MRI矢状面T2WI显示肿物呈长T2信号,边界模糊,病变内信号不均匀,病变沿颈前间隙延伸。
C、D.MRI T1WI增强MRI轴面和矢状面显示颈前区偏左侧肿物呈不均匀厚壁环状强化,肿物内见不规则形状的液化坏死区,肿物边界不清晰,病变向胸前区软组织和胸腔入口处延伸,并累及左叶甲状腺。气管受压,向右偏移。
【影像与病理】
咽旁间隙感染是指咽旁间隙的化脓性细菌感染。早期为蜂窝织炎,此后形成脓肿,称咽旁脓肿。咽旁间隙脓肿多见于一侧。致病菌以溶血性或非溶血性链球菌多见,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大肠杆菌和梭形杆菌。
【影像诊断要点及比较影像学】
1.CT平扫显示咽旁间隙肿胀,脂肪间隙消失,边缘不清,肿块呈等密度或略低密度。肿块内低密度为坏死液化组织。增强后脓肿呈环状强化,脓肿壁厚且不均匀,脓肿内可见到分隔影像。坏死液化组织无强化,脓肿边界模糊不清,可沿颈旁间隙延伸,致使脓肿呈不规则形状。患侧常可见颈部淋巴结肿大。
2.MRI具有更好的软组织对比,对病灶及其邻近软组织显示更加清晰。在脓肿形成之前的蜂窝织炎阶段,T1WI显示咽旁间隙信号减低,边界模糊,肌肉血管间隙内脂肪信号不清晰。T2WI显示咽旁间隙信号增高,软组织明显肿胀。形成脓肿后,T1WI显示病变呈等T1信号表现,其间可以见到长T1信号的液化坏死区,形态不规则。脓肿形态可以规整或不规整,边界不清晰,占位效应视脓肿大小而异。T2WI脓肿呈长T2信号改变,其间液化坏死区信号更高。脓肿周围肿胀的软组织呈边界模糊的高信号表现。增强后脓肿呈不均匀厚壁强化,脓液无强化。MRI多平面成像对显示咽旁间隙脓肿的全貌以及并发症有明显优势。
【影像与临床】
多见于儿童,一般继发于鼻咽与口咽的急性炎症,化脓性扁桃体炎症尤易并发此病。另外,咽后壁脓肿、耳部感染、腮腺脓肿和磨牙脓肿及外伤均可引起。患者有发热、拒食、吞咽困难、咽痛、咳嗽等症状。严重者有吸气性呼吸困难和喘鸣音。咽旁间隙脓肿的并发症有致命的喉梗阻、纵隔脓肿、败血症等。
【鉴别诊断】
本病应注意与颈部的淋巴管瘤、血管瘤进行鉴别。淋巴管瘤和血管瘤一般边界清楚,呈囊性或囊实性,有时内部可伴有出血,淋巴管瘤无明显强化,血管瘤明显强化,而咽旁间隙感染边界不清,内部密度欠均匀,形成脓肿的表现为厚壁强化,未形成脓肿的为轻度不均匀强化。MRI比CT更能清晰显示咽旁间隙感染的内部情况以及病变与周围组织的关系。MRI多平面成像对显示咽旁间隙脓肿的全貌以及并发症有明显优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