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颅骨的发生和解剖

颅骨的发生和解剖

时间:2023-04-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颅骨分为颅盖骨和颅底骨两部分。颅底骨由额骨水平部、筛骨、蝶骨、颞骨岩部及枕骨下部构成。儿童期颅骨继续生长,但其速度会明显减慢。随着年龄的增长,囟门和颅缝会变小、变窄。这些持续存在的颅缝在X线平片上要注意与颅骨骨折鉴别。由于颅缝闭合时间不是非常规律,而且存在变异,所以按照颅骨生长时期来判断颅缝的情况不是完全可靠的。

颅骨分为颅盖骨和颅底骨两部分。颅盖骨由额骨垂直部、双侧顶骨、颞骨和枕鳞构成。颅底骨由额骨水平部、筛骨、蝶骨、颞骨岩部及枕骨下部构成。

胚胎第1周时,颅骨仅是一个膜性的囊,而后逐渐出现软骨化中心,在膜性囊内发育成熟。到胚胎第2~3个月,膜性囊的穹隆部分出现局灶性的骨质结构以及软骨基质。这些局灶性骨质结构迅速扩展,它们之间的两个或多个相互融合,逐渐形成颅骨结构。但这些骨化的颅盖骨之间仍存在一些结缔组织带和软骨组织,其目的是为了使胚胎后期和婴儿期的颅骨可以继续生长。出生前,颅骨上大约有110个骨化中心,出生时大部分骨化中心相互融合,仅剩下45个单独存在。出生后,颅骨在2年内会逐渐发育,2岁时其颅骨已具备成人颅骨的特点。儿童期颅骨继续生长,但其速度会明显减慢。从7岁至青春期前,颅骨生长的速度最慢。青春期颅骨的生长速度会加快,直到20岁时,颅骨的大小基本固定。在颅骨长大的过程中,其厚度也在增加。在出生后的2年内,颅骨的内板、外板及板障逐渐发育增厚,板障静脉及其他血管、硬膜窦的压迹在颅骨的内表面也逐渐形成。随着年龄的增长,囟门和颅缝会变小、变窄。在这个过程中,不同个体或同一个体颅骨的两侧由于生长速度的不同,可能会出现一些变异。前囟在1岁半时仅有手指尖大小;后囟在出生前2个月或出生后2个月会完全闭合。前外侧囟在出生后3个月闭合;后外侧囟在2岁时闭合。额缝在2岁时开始闭合,通常在3岁时完全消失,有10%左右的人可终身存在。枕鳞的枕骨假缝可持续存在至出生后第7周,在2~3岁时消失。蝶枕软骨结合部在青春期左右开始快速地闭合,然而它也可持续存在至20岁。人字缝、冠状缝、矢状缝在整个婴儿期、儿童期可持续存在,通常到30岁时才开始闭合。这些持续存在的颅缝在X线平片上要注意与颅骨骨折鉴别。由于颅缝闭合时间不是非常规律,而且存在变异,所以按照颅骨生长时期来判断颅缝的情况不是完全可靠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