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垂体的发育

垂体的发育

时间:2023-04-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自MRI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对垂体正常发育与疾病的影像学认识有了很大的提高。在2个月以内的新生儿及婴幼儿,矢状位上垂体呈球形,上缘突隆,前叶与后叶均呈高信号,只有中间部为低信号。正常小儿垂体的高度为2~6mm;但在青春期明显增大,女孩垂体高径可达10mm,男孩可达7~8mm。后叶为神经垂体,与前叶在胚胎学、组织学、生理学及血供等方面均有所不同。

自MRI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对垂体正常发育与疾病的影像学认识有了很大的提高。垂体常规的MRI检查方法是矢状面及冠状面T1WI(图9-2-8)。在2个月以内的新生儿及婴幼儿,矢状位上垂体呈球形,上缘突隆,前叶与后叶均呈高信号,只有中间部为低信号。这与腺垂体分泌功能活跃所致的结合水增多有关;随着时间的推移,自2个月后腺垂体的信号逐渐降低,与脑桥相比较呈等信号,垂体的形态也逐渐接近年长儿,其上缘变平或轻微凹陷。正常小儿垂体的高度为2~6mm;但在青春期明显增大,女孩垂体高径可达10mm,男孩可达7~8mm。

图9-2-8 两岁男孩正常垂体矢状面及冠状面T1WI平扫

后叶为神经垂体,与前叶在胚胎学、组织学、生理学及血供等方面均有所不同。前叶为腺垂体,直接受下丘脑控制,其血供来自于下丘脑的门脉系统;后叶由前脑基底部外胚层向下伸展而成,由神经组织包括垂体后叶细胞及下丘脑的视上核及室旁核的轴突细胞所构成;而轴突构成垂体柄。与前叶不同,它不合成激素,下丘脑内合成的多肽激素与运载蛋白结合,通过轴突运输到后叶储存与释放。其血供来自于颈内动脉的小分支。从出生一直至成人,后叶在T1WI上一直呈高信号改变,这与其内所储存的运载蛋白-多肽复合体及垂体细胞内的脂类物质沉积有关。

(陈丽英 范国光 叶滨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