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后颅窝蛛网膜囊肿

后颅窝蛛网膜囊肿

时间:2023-04-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后颅窝蛛网膜囊肿是后颅窝蛛网膜分裂呈两叶包裹而形成含有脑脊液的囊肿,不与第四脑室相通,且无小脑蚓发育异常。局部脑组织或颅骨可因蛛网膜囊肿长期压迫而萎缩或变薄,脑表面无正常脑沟。后颅窝蛛网膜囊肿是脑脊液在脑外异常的局限性积聚,可见于正常小儿,一般无症状,不引起脑积水。

后颅窝蛛网膜囊肿是后颅窝蛛网膜分裂呈两叶包裹而形成含有脑脊液的囊肿,不与第四脑室相通,且无小脑蚓发育异常。与颅内其他部位的蛛网膜囊肿一样,多数为蛛网膜先天发育异常所致,少数可由颅脑外伤、感染、术后蛛网膜粘连所致。

【影像检查方案】

主要检查手段为CT及MRI。

【典型病例】

男,12岁,头痛,后脑膨隆(图10-7-9)。

图10-7-9 后颅窝蛛网膜囊肿

影像所见

CT表现:后颅窝被一巨大囊肿影占据,第四脑室受压变扁、前移,与该囊肿不通,两小脑半球及蚓部一并受压,与天幕一起前移上抬。

【影像与病理】

蛛网膜囊肿由两层蛛网膜细胞组成其内、外壁,囊肿的边缘同正常蛛网膜相连接。局部脑组织或颅骨可因蛛网膜囊肿长期压迫而萎缩或变薄,脑表面无正常脑沟。原发性蛛网膜囊肿多属蛛网膜内囊肿,囊肿与蛛网膜下隙不交通,好发于侧裂池、大脑半球凸面、鞍上池及枕大池,极少发生于脑室内。继发性蛛网膜囊肿的囊腔在多数情况下与蛛网膜下隙之间有狭窄的通道相连,囊腔实际上是蛛网膜下隙的局部扩大,多见于较大的脑池处,如鞍上池、枕大池、侧裂池和四叠体池等。

【影像诊断要点及比较影像学】

1.CT表现 后颅窝颅板下局限性脑脊液样低密度影,可呈圆形、卵圆形,或与后颅窝脑脊液腔隙形态一致,边缘光滑锐利,增强检查无强化。第四脑室与小脑蚓发育正常,囊肿压迫第四脑室出口或中脑水管时可导致脑积水。骨窗显示囊肿处颅骨吸收变薄,且向外隆突。

2.MRI表现 后颅窝囊肿呈脑脊液样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囊壁薄而光滑,且不易显示;除非继发感染,囊壁一般不强化,如囊肿内部出血则表现为高信号。囊肿为孤立的囊性区域,不与第四脑室相通,可有占位效应及脑积水改变。在T2WI上,蛛网膜囊肿与受压软脑膜之间可见软脑膜动脉呈流空信号。

3.比较影像学 CT扫描为较好的诊断方法,不仅可以定位诊断,而且还可以定性诊断,表现为边界清楚的脑外低密度影,多呈圆形或卵圆形,同时可见周围脑组织及颅板受压改变。MRI表现为边界清晰的均一囊肿信号,T1WI及T2WI上与脑脊液信号一致。

【影像与临床】

临床上部分病人无任何症状体征,而是意外地被发现;部分病人可出现与其他颅内占位性病变相似的表现,如轻瘫、癫发作等。脑积水所致的颅内压增高或局部功能障碍罕见。

【鉴别诊断】

后颅窝蛛网膜囊肿是脑脊液在脑外异常的局限性积聚,可见于正常小儿,一般无症状,不引起脑积水。主要的鉴别疾病为大枕大池,Dandy-Walker畸形等。大枕大池系为一种先天性发育异常、无颅骨受压变薄的膨隆性改变,无第四脑室受压前移和脑积水表现,碘水脑池造影CT证实大枕大池与蛛网膜下腔相通有助于鉴别诊断;Dandy-Walker畸形中,第四脑室与颅后窝囊肿是相通的,同时伴有小脑蚓发育不全、小脑幕抬高及脑室扩大等表现;而后颅窝蛛网膜囊肿与第四脑室之间有分隔、不相通,颅板受压,有占位表现,脑室碘水造影CT扫描可区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