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变性性脑病又称Canavan病,属于伴有巨颅的氨基酸及有机酸代谢异常性疾病。本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由于N-天冬氨酰酶的缺乏,血和脑脊液中N-乙酰基天冬氨酸升高。病理上,多在皮质下的白质内有空泡,并伸展到附近皮质,使之如同海绵状改变,因而得名。
【影像检查方案】
主要检查手段为CT和MRI。CT多可提示病变;MRI为本病的首选检查方法。对于不能明确诊断的病例,可加扫MRS,有利于与其他类型的脑白质营养不良相鉴别。
【典型病例】
病例1 女,11岁,以头颅增大,癫为主诉而就诊(图11-1-9)。
图11-1-9 青少年型海绵变性性脑病
影像所见
A.CT平扫:脑回肿胀伴皮质下白质对称性低密度。
B、C.MRI轴位T2WI:整个皮质下白质及深部白质肿胀,呈弥漫性T2WI高信号,苍白球受累而豆状核不受累。同时可累及小脑齿状核,小脑脑叶萎缩。
D.MRS:可见NAA波峰异常升高。
病例2 男,2岁,头颅增大,易激惹,舞蹈手足徐动样动作(图11-1-10)。
图11-1-10 婴儿型海绵变性性脑病
影像所见
A.MRI轴位T1WI:在皮质下的白质内有多发小囊性空泡,并伸展到附近皮质,使之如同海绵状改变。
B、C.MRI轴位T2WI:脑回肿胀伴整个皮质下白质及深部白质肿胀,呈弥漫性T2WI高信号,累及背侧丘脑及苍白球而纹状体、内囊、外囊及胼胝体不受累。
D.MRS:可见NAA波峰异常升高。
【影像与病理】
1.本病主要特征为主要累及皮质下白质周围的弓状纤维,伴有脑回增宽、肿胀。
2.以后可扩展至灰白质交界处及两侧大脑半球的深部白质,最后扩展到小脑、脊髓。
3.苍白球、背侧丘脑常受累;而尾状核、壳核一般不受累。
4.常伴有小脑萎缩。
5.病理上,皮质下的白质内有多发小囊性空泡,并伸展到附近皮质,使之如同海绵状改变。
【影像诊断要点及比较影像学】
1.CT表现
(1)CT可见婴儿头颅巨大,脑回肿胀。
(2)视丘、放射冠及尾状核对称性低密度。
2.MRI表现
(1)本病主要特征为主要累及皮质下白质周围的弓状纤维,呈明显的T2WI高信号,伴有脑回增宽、肿胀。
(2)以后可扩展至灰白质交界处,呈弥漫性T2WI高信号。一般枕叶受累程度最重,而颞叶受累程度最轻。
(3)苍白球、背侧丘脑常受累;而尾状核、壳核一般不受累。
(4)青少年型常伴有小脑萎缩。
(5)婴儿型与青少年型MR表现相近,但前者头颅巨大及脑回肿胀更为明显,脑白质中易出现空泡样改变。
(6)本病由于N-天冬氨酰酶的缺乏,故在MRS上可见N-乙酰基天冬氨酸(NAA)波峰异常升高,此乃特征性改变。
3.比较影像学 CT检查能显示病变的存在,但不能定性诊断;MRI则能更精确地显示病变所累及的部位及其信号变化特征,对脑白质肿胀的判断更为直接;磁共振波谱(MRS)是本病诊断与鉴别诊断的重要依据,可显示NAA波峰异常升高的特征性改变。
【影像与临床】
1.本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分3种亚型,即婴儿型、青少年型及成人型,其中以婴儿型最常见,多于出生后6个月发病。
2.主要临床症状包括肌张力低下、易激惹,随后可出现痉挛性改变,最终发展成为去大脑皮质状态及皮质盲。
3.头颅增大是本病特征性表现。少数患儿可有舞蹈手足徐动样动作及癫。
4.婴儿型死亡率较高,预后不良。
【鉴别诊断】
需与同样伴有巨颅畸形的纤维蛋白质脑白质营养不良(又称Alexander病)相鉴别。后者较为罕见,为脑脊髓内玻璃样嗜伊红性物质沉积,导致广泛脱髓鞘改变及巨脑形成。于出生后数周即可发病,最常见的症状是头大,发育迟缓,逐渐形成痉挛性四肢瘫,智力低下,常于婴儿或儿童期夭折。与海绵变性性脑病的影像表现有所不同,本病病变一般先累及双侧额叶白质,以后逐渐向后扩展到顶叶及内囊区及外囊。因此,病变从前向后发展,晚期额叶病变可有囊性变,胼胝体明显萎缩,尤以膝部和体部更为突出,增强扫描可见强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