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病因是脑动脉炎等引起脑的大或中等管径的动脉管壁内膜受损,继发血栓形成,导致管腔狭窄、闭塞。以大脑中动脉闭塞最多见,其次为大脑后、大脑前动脉以及小脑的主要动脉闭塞,引起病变血管供应区的脑组织坏死。
【影像检查方案】
主要检查手段为CT和MRI。对于急性偏瘫的小儿,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为CT,主要用于鉴别出血性及缺血性脑血管病。对于CT诊断不明确者可进行MRI检查。同时加扫弥散加权成像(DWI)可利于早期发现;加扫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可在无需注入对比剂情况下,直观地显示颅内血管闭塞情况;辅以灌注成像,可有利于缺血半暗带的判定,但婴幼儿不推荐灌注成像检查方法。必要时需加扫对比剂增强扫描,以便与其他占位性病变相鉴别。
【典型病例】
病例1 男,出生后26天,突发吐奶、哭声减弱,一侧肢体活动不灵7小时(图13-1-1)。
图13-1-1 新生儿脑动脉闭塞性脑梗死
影像所见
A.MRI轴位T2WI;B.MRI轴位DWI;C.MRA
轴位T2WI上可见左侧大脑半球灰、白质分界模糊,白质区信号增高,但由于新生儿脑白质含水量较多,使得病变边界显示不清;DWI上可清楚显示左侧大脑半球片状高信号灶,边界清晰;MRA可显示一侧大脑中动脉起始部闭塞。
病例2 女,14岁,突发左侧肢体偏瘫后7小时左右,首次进行MRI检查,并分别于24小时、7天和1个月后进行复查(图13-1-2,彩图2-6)。
图13-1-2 儿童脑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时程
影像所见
A.MRI轴位T2WI;B.MRI DWI;C.MR表观弥散系数(ADC)图
轴位T2WI急性期病变仅表现为稍高信号,界限不清,随着病程的延长,病变范围逐渐显示清晰,其最高信号改变出现于亚急性后期(7天后)。
DWI早期病变即显示清晰,随着病程的延长,病变范围逐渐显示清晰,其最高信号改变出现于急性晚期及亚急性早期,亚急性后期及慢性期病变信号逐渐减低。ADC图像信号的改变正好与DWI改变相反,二者相结合可真实反映水分子弥散受限的特性,避免“T2透过效应”的干扰。
【影像与病理】
1.梗死发生4~6小时后,由于局部血流灌注不足,脑组织发生缺血与水肿,继而出现坏死。
2.1~2周后脑水肿逐渐减轻,坏死脑组织液化,梗死区出现吞噬细胞浸润,清除坏死组织,同时有胶质细胞增生和肉芽组织形成。
3.8~10周后形成含液体的囊腔,即软化灶。
4.少数缺血性脑梗死在发病24~48小时后,可因再灌注损伤而发生梗死区内出血,转为出血性脑梗死。
【影像诊断要点及比较影像学】
1.CT表现
(1)脑梗死在24小时内,CT检查可不被发现,或仅显示模糊的低密度区。
(2)大脑中动脉闭塞的早期可表现为岛带区(岛叶、最外囊和屏状核)灰、白质界面丧失。但新生儿患者早期病变显示不佳。
(3)24小时后CT检查可显示清楚的低密度区,其特点是低密度区的范围与闭塞血管供血区相一致,同时累及灰质和白质。
(4)脑梗死后2~3周,CT扫描病灶可出现边缘模糊的等密度改变,分辨不出来,这是由于脑水肿消失而吞噬细胞浸润,使组织密度增大所致;脑梗死后期,坏死组织清除,可形成囊腔,CT显示密度更低。
2.MRI表现
(1)梗死后由于细胞毒性水肿,MRI的DWI上呈明显高信号,随后由于梗死区含水量增加,呈T1WI低、T2WI高信号改变。
(2)此后由于血脑屏障破坏、新生毛细血管和血液灌注过度,增强扫描可表现为脑回状、条状、环状强化。
(3)梗死1天后至第1周末,水肿进一步加重,占位效应更明显。
(4)脑梗死后期,小的病灶可以不显示,主要表现为局灶脑萎缩;大的病灶形成软化灶,T1WI、T2WI与脑脊液信号相类似。
3.比较影像学 对于急性偏瘫的小儿,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为CT,主要用于鉴别出血性及缺血性脑血管病。对于CT诊断不明确者,可进行MRI检查。MRI T1WI、T2WI及弥散加权成像(DWI)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较为敏感,特别是基于水分子弥散运动的DWI,可对常规影像学检查方法检测不到的脑缺血灶作出早期的诊断。从诊断价值比较上,MRI优于CT有3点:①早期脑梗死(<6小时)MRI能显示,CT显示有困难;②显示小病灶(<8mm)MRI比CT敏感;③显示幕下脑梗死MRI优于CT。
【影像与临床】
1.脑动脉闭塞所致的缺血性脑血管病在小儿中并不少见,尤以颈内动脉和大脑中动脉的闭塞为多,常可引起急性偏瘫。
2.临床表现依梗死区部位不同而异。
3.常见临床症状和体征包括偏瘫和偏身感觉障碍、偏盲、失语等,小脑或脑干梗死时常有共济失调、吞咽困难、呛咳等症状。
【鉴别诊断】
在CT或MRI上,脑梗死表现不典型时应注意与脑肿瘤、脑脓肿及脑脱髓鞘病等相鉴别。脑肿瘤占位表现常较脑梗死更显著,增强扫描脑胶质瘤多呈不规则强化,不同于脑梗死,个别鉴别困难的病例应结合临床或作动态观察,可以鉴别;脑脓肿常呈规则的环形强化;脑脱髓鞘疾病的病灶形态常更不规则,多位于侧脑室周围,呈不规则斑片状强化或无强化,结合临床常能鉴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