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状血管瘤临床上很少见,可能与其诊断困难有关,其发生率约占脑血管畸形的7%。
【影像检查方案】
主要检查手段为CT和MRI,但MRI为本病的首选检查方法。常规MRI即能作出诊断,加扫梯度回波(GRE)序列可提高微小病变的检出率。
【典型病例】
病例1 女,15岁,偶尔出现头痛、头晕,无其他任何临床症状(图13-2-3)。
图13-2-3 海绵状血管瘤
影像所见
A.MRI轴位T1WI;B.MRI轴位T2WI
右侧额叶可见T1WI、T2WI上高信号灶,呈“爆米花”状,这是多次反复出血,其中含有正铁血红蛋白所致,周围有一圈低信号围绕,这是由于含铁血黄素沉着而形成的。
病例2 女,11岁,阵发性头痛、记忆力减低,近2年加重(图13-2-4)。
图13-2-4 多发海绵状血管瘤
影像所见
A.MRI轴位T1WI;B.MRI轴位T2WI;C.GRE
右侧额叶、左侧枕叶分别可见T1WI、T2WI上高信号灶,呈“爆米花”状改变;加扫梯度回波序列同时可发现更多小米粒状低信号灶,代表小灶的海绵状血管瘤。
【影像与病理】
1.由扩张、衬有内皮的窦样间隙构成,窦样间隙排列紧密,无正常脑组织间隔。
2.病变呈圆形或分叶状,几乎100%有瘤内出血。
3.病变大小多介于2.0~3.0cm。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均不扩张,也没有动静脉分流。
4.约80%发生于幕上,最常见于额、颞叶深部髓质区、皮髓质交界区和基底节区,也可发生于小脑、脑干和脊髓。
5.约50%病例多发。
【影像诊断要点及比较影像学】
1.CT表现
(1)平扫表现为一边缘清楚的圆形或类圆形高密度病灶,密度可均匀一致,但多数不均匀。
(2)常无灶周水肿。无或仅轻度占位征象。合并出血时,病灶可短时间内增大,出现明显占位征象。
(3)常伴钙化,严重者可全部钙化,形成“脑石”。
(4)增强扫描可有轻度至明显强化,强化程度与灶内血栓形成情况和钙化情况有关,血栓程度轻、钙化不明显则强化明显,反之亦然。
2.MRI表现
(1)在常规自旋回波像上显示为边界清楚的混杂信号病灶,周围有完整的低信号含铁血黄素环,使病变呈“爆米花”状,具有特征性。
(2)病灶内含有不同阶段的出血是信号不均匀的原因。
(3)病灶在梯度回波像中显示尤为清楚,常为多发低信号灶。
3.比较影像学 MRI是最好的检查方法,显示为新、旧出血区;在CT上没有典型所见,有时有钙化而成高密度或在增强扫描时,可见有不同程度的强化;在普通脑血管造影和(或)DSA上不能显示,这与血栓形成等因素有关。
【影像与临床】
1.临床上以抽搐为主要症状,也可有反复发作性头痛。
2.脑出血相对少见。
3.少数可无任何临床症状而偶然发现。
【鉴别诊断】
CT上由于肿瘤多呈高密度伴钙化,在鉴别诊断方面主要需与脑膜瘤鉴别;MRI具有特征性的影像表现,但有时需要与陈旧性出血后遗改变相鉴别,密切结合临床病史是准确诊断的关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