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脑病(radiation encephalopathy,REP)是由放射治疗引起的脑损伤。采用放射治疗的小儿肿瘤包括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肉瘤、脑肿瘤等。放射治疗可以作为单独治疗方法,也可与化疗联合应用,还可以作为治疗肿瘤疼痛的一种姑息疗法。放射治疗引起神经系统毒性反应有3种:①急性反应(放射治疗后1~6周);②早期延迟反应(放疗结束后数周~数月);③晚期延迟反应(放疗后数月~数年)。
【影像检查方案】
主要有CT和MRI。通常认为MRI较CT更能真实地显示病变范围。
【典型病例】
病例1 男,18岁,鼻咽癌放疗1年(图17-4-1)。
图17-4-1 放射性脑病
影像所见
A、B.MRI平扫 轴位T1WI、T2WI;C、D.轴位及冠状位MRI T1WI增强图像。
T1WI、T2WI平扫图像上可见双颞叶弥漫T1WI稍低信号,T2WI稍高信号改变,脑桥可见小片状T2WI高信号影,增强扫描双侧颞叶可见不规则环状强化。
病例2 男,2岁,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脑膜浸润,放射治疗后(图17-4-2)。
图17-4-2 放射性脑病
影像所见
A.放射治疗1年后MRI平扫 轴位T2WI:双侧侧脑室旁白质可见高信号病灶;
B.8个月后复查MRI平扫 轴位T2WI:与A图比较,白质的病变有所缩小(说明部分为可逆性)。
【影像与病理】
REP的主要病理改变为病变部位脑组织结构消失,部分区域出现液化、坏死;部分区域出现充血、脑组织水肿、出血和脱髓鞘;血管周围有细胞浸润,神经胶质增生。这些病理改变可以延长MRI的T2弛豫时间,缩短T1弛豫时间。病变主要发生在小脑、脑干和大脑半球颞叶。
【影像诊断要点及比较影像学】
1.CT表现
(1)白质内低密度区,伴或不伴有占位效应。
(2)增强后可有也可无强化。
(3)小儿在接受放射治疗及椎管内甲氨蝶呤(IT-MIX)化疗后,在CT上有26%~80%可发现钙化。
2.MRI表现
(1)受损伤脑组织T1WI信号减低,T2WI与质子密度信号增高。
(2)全脑放疗者往往出现双侧对称性室旁脑白质与深部脑白质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有时累及皮质下U形纤维,病变边缘不规则,似火焰状。
(3)胼胝体往往不受影响。
(4)局部脑放疗者,相应脑部白质呈上述表现,胼胝体亦不例外。
(5)可见占位效应,呈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可持续几个月甚至几年,与肿瘤复发鉴别较困难。
3.比较影像学 通常认为MRI较CT更能真实地显示病变范围。血管造影上表现为缺血性肿块,但肿瘤也可有相同的表现。只有当发现有肿瘤染色或新生血管时才能鉴别两者。MRS及MR灌注成像(PWI)与正电子发射断层(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可检测局部脑代谢及组织灌注,是今后鉴别两者最有前途的方法。
【影像与临床】
1.小儿脑肿瘤多发生在后颅凹,常采用大剂量照射,在这区域内常发生放射性坏死。
2.REP在临床上分为3个阶段。
(1)早期反应阶段:脑接受照射超过耐受量后,产生一过性损害,脑血管通透性增加,引起脑水肿;脑脊液分泌增多;脑膜无菌性炎症。这些综合因素可使颅内压增高,患者表现为头痛、呕吐、神志恍惚等。此反应是可逆的,经对症处理可好转。
(2)病情静止阶段:放疗减少或停止以后,上述症状逐渐好转或消失。
(3)迟发性反应阶段:此时由于脑组织结构消失,出现囊变及胶质增生。
3.由于病变的范围和部位不同,REP的临床表现也不相同。
(1)无临床表现。
(2)一般表现有头痛、眩晕、乏力、癫和颅内压增高等。
(3)神经系统损害的定位征象。
4.放射性血管炎及大动脉闭塞,幼儿比成人更易造成Willis环的血管损伤。4岁以下由于鞍上肿瘤而行鞍区-鞍上-鞍旁照射者,更易发生床突上颈内动脉、大脑前动脉及大脑中动脉近端狭窄,犹如烟雾病的血管类型。临床上有反复一时性脑缺血、脑梗死以及由于缺血所致的发育障碍。
【鉴别诊断】
在神经放射学检查(血管造影、CT增强扫描和MRI),放射性脑坏死和化疗后脑坏死类似于肿瘤复发,事实上与肿瘤复发不易区别,应结合病史。MRS及MR灌注成像(PWI)、正电子发射断层(PET)可检测局部脑代谢组织灌注,是今后鉴别两者最有前途的方法。
(范国光 冀 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