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脊髓神经病变是什么意思

脊髓神经病变是什么意思

时间:2023-04-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为少见的脊髓脱髓鞘性疾病。MRI表现并无特异性,在排除肿瘤、血管畸形和硬膜外脓肿后,结合病史,可确定诊断。需与多发性硬化及横贯性脊髓炎相鉴别。横贯性脊髓炎通常是指脊髓非炎症性损伤,多发生于年长儿童或成人。其病因与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类似,但起病缓慢,局灶性神经缺失症状多于1个月后出现。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为少见的脊髓脱髓鞘性疾病。发病的原因多由于病毒性感染或接种和注射疫苗的过敏反应;少数可自发性起病。

【影像检查方案】

主要检查手段为MRI,对于不能明确分辨病变者,可加扫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序列,增强扫描可有利于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CT对于本病缺乏特异性,易漏诊,故不推荐首选。

【典型病例】

男,8岁,以腹痛、呕吐及便秘持续数周为主诉急诊收入院(图18-4-2)。

图18-4-2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

影像所见

A.MRI矢状位T1WI;B.MRI矢状位T1WI增强扫描;C、D.MRI轴位T1WI增强扫描;E.MRI矢状位T2WI

矢状位T1WI可见脊髓多节段膨胀,呈弥漫性低信号改变,但颈胸交界处保持正常;增强扫描多发斑片状强化,但颈6-胸1水平相对正常;轴位显示强化灶位于脊髓左侧索,与正常脊髓分界不清,累及白质;T2WI病变呈弥漫性高信号改变。

【影像与病理】

1.病变可累及脊髓灰质和白质,但主要累及脊髓白质,产生脱髓鞘改变。

2.常累及中胸段,范围较长。

3.病变亦可呈节段性分布,呈“跳跃性”改变,病变间脊髓可保持相对正常。

【影像诊断要点及比较影像学】

1.CT表现 偶尔可显示椎管内脊髓膨大,但无诊断价值。

2.MRI表现

(1)表现为脊髓肿大,少数亦可无肿大,常累及数个脊段。

(2)病变脊髓在T1WI上呈低信号或等信号,在T2WI上呈高信号。

(3)脊髓改变通常发生在亚急性期,多累及脊髓白质,增强扫描脊髓内可出现多发界限不清的斑片状强化灶。

(4)病变亦可呈节段性分布,呈“跳跃性”改变,病变间脊髓可显示正常。

(5)头部MRI检查有时可同时发现异常脱髓鞘性病变出现。

3.比较影像学 MRI为本病的首选检查方法,CT对本病诊断价值有限,多不采用。

【影像与临床】

1.临床上多发病急剧,可在数小时内出现症状,早期可出现头痛、发热及脑膜刺激症状。

2.特异性局灶性神经缺失症状可表现多样,反映脑与脊髓多灶性受累。

3.症状多于1个月后缓解,少数可持续数月。

4.MRI表现比临床感觉平面所反映的范围大。

【鉴别诊断】

MRI表现并无特异性,在排除肿瘤、血管畸形和硬膜外脓肿后,结合病史,可确定诊断。需与多发性硬化及横贯性脊髓炎相鉴别。

本病脊髓病变常比多发性硬化更广泛,二者鉴别并不难。

横贯性脊髓炎通常是指脊髓非炎症性损伤,多发生于年长儿童或成人。其病因与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类似,但起病缓慢,局灶性神经缺失症状多于1个月后出现。病变范围也比较广泛,脊髓肿胀、增粗,但病变多累及脊髓中央灰质,分布范围连续,不会出现节段性改变(图18-4-3),仔细观察其特点,二者不难鉴别。

图18-4-3 横贯性脊髓炎

影像所见

A.MRI矢状位T1WI;B.MRI矢状位T2WI

矢状位T1WI可见脊髓轻度肿胀,呈弥漫性低信号改变,T2WI病变呈弥漫性高信号改变,病变多累及脊髓中央灰质,分布范围连续,而脊髓周围白质可保持正常信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