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许村的鼎盛期

许村的鼎盛期

时间:2023-02-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许村的勃兴,功在徽商。图2-5 许村盛期村落示意图以南宋到明初这一阶段的发展为基础,许村从明成化至清道光间步入了鼎盛时期。可见当年许村的盛况。许村的这些富商,大多数是乐善好施的仁义之士。到明代中叶,许村人口与土地的矛盾又一次凸显。许村的这些变化还与徽州的北向通道——箬岭官道有着密切的联系。许村也凭借这条官道,成为市肆殷繁的水陆转运码头。在明弘治至清道光近四百年间,许村的发展到了鼎盛时期。
许村的鼎盛期_徽州传统村落社会—许村

许村的勃兴,功在徽商。明成化、弘治之际,徽商已成气候,并获得了大量的商业利润。但与此同时,社会商品流通量的增加却十分缓慢,使得商业资本与社会商品流通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额,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徽商获得的大量商业利润很难在产业上找到出路。徽商只能“以末致财,用本守之”,将大量的商业利润流归故土,购田地、建祠堂、修园第,使得明清时期的许村盛极一时。随着许氏人口的不断增加,聚居地也不断扩大(如图2-5)。

图2-5 许村盛期村落示意图

以南宋到明初这一阶段的发展为基础,许村从明成化至清道光间步入了鼎盛时期。明嘉靖年间,许村已是“里生日繁,赀业充盛”(《新安歙北许氏东支世谱·处士万竹许公行状》)。明隆庆三年(1569)编的《新安歙北许氏东支世谱》是这样描绘许村的:“在城北四十里,平畴沃壤不啻数千亩。四山环合如城,第宅栉比鳞次,皆右族许氏之居焉。”可见当年许村的盛况。这一时期许村诞生了一大批富商,在已见族谱中就介绍了18位,当然也包括当时颇有影响的汪氏和何氏家族。他们经营范围遍及大江南北:芜湖米市许姓多,兴泽茶叶许村一条街,金华纸业皆为许。此外,在典当、木材、漆料、盐业等行当,许村人都有不俗的业绩。

明中叶,除了陆路贸易以外,许村人也开始了海上贸易。由于明朝政府政策的不稳定性,导致从事海上贸易的这一利益集团处于很尴尬的地位。他们一会是商,一会是盗。“许氏海商集团”就是这一时期的典型,代表人物有许辰江、许本善等人。

许村的这些富商,大多数是乐善好施的仁义之士。他们带着大量的资金返回故里,除了为自己购置田产以外,还拿出一部分资金来用于公共事业。其他方面已无从考证,但保留至今的一些标志性建筑几乎都诞生于这一时期,总计建筑34座。建于明清鼎盛时期且尚存的有20座,它们分别是:桥梁三座,皆为明代所建;牌坊六座,明代四座,清代二座;亭三座,井三眼,都为明代所建;社屋一座;民宅四座。祠堂39座,其中吴氏2座,何、汪、宋氏各一座,其余分属许氏东西二十门。这些建筑的修建资金,绝大部分源于富商的捐助。另外,许伯升长子许都福开始出资铺设东升村中的石板路。其后许社鉴等相继出资,以石板铺设村中各处道路。这里还要指出的是,有些公用建筑不是一建了事,还须购置公田,通过收取田租来维持运转。比如,桥有桥田(俗称“桥会”),许村申角口的二亩四(田名),就是塘头桥的桥会。它的田租收入就是专用于支付塘头桥维修的费用。还有茶亭,永济亭直到新中国成立前都免费为行人提供茶水,这是每天都要支出的,这笔费用就来源于“亭会”。这里每一个祠堂都有“族田”,新中国成立前,许村范围内有1 000多亩都是公田,且大部分都为“族田”。修建祠堂、购置族田是这一时期投入最多的一项。

在以“九子十三孙”为人生荣耀的传统社会,社会的长期稳定,必然导致人口的快速增长。到明代中叶,许村人口与土地的矛盾又一次凸显。明英宗正统五年(1440),许村已成为“千灶万丁”的歙北重镇。据种福厅碑记载:许村人均田地不足半亩,实难饱腹。这时,许村周边能开垦的荒地都已开垦。人们只有把目光投向稍远一些的昉、升溪源。于是,各支祠合议垦荒昉、升溪源。这次垦荒规模更大,20多里的昉、升溪源,在东西二支18个支祠的合力开垦之下,不久就出现了“童山濯濯”的场景。荒地是得到了垦殖,却出现了“毁林造地,雨即成灾”的恶果。昉、升二溪的大小七条溪涧都不同程度受到了淤阻,山洪暴发,淹没半个许村。《四义坝记》云:小雨小灾,大雨大灾,山洪毁地。疏浚河道,就成了令人头痛的一件大事。许氏富商许从仁、许从义、许从礼、许从智四兄弟倾其所有,捐银十万两,疏昉溪源三里河道,砌石坝四里以护村庄。许氏兄弟亡故后,村人建“四义祠”以褒其义举,祠内悬府县褒奖金匾,许国为其撰《四义行状》。后至清顺治年间(1644—1661),歙县县令宋希肃又主持了许村河道的疏浚工作,许村人为了表达感激之情,在善德桥北岸树碑一块,上面刻着“宋公河”三字,该碑直到1957年修城许公路时才拆毁。

“‘富’字‘田’打底。”为了保证田地的丰收,这一时期在水利建设方面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迎祥堨、小堨、庙前堨、青山堨等许多有名的堨渠在这一时期都得以重修和扩建,这些堨渠至今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清代许明哲在中昉岭掘塘八座,以解山田灌溉之需。

许村的这些变化还与徽州的北向通道——箬岭官道有着密切的联系。这条千年古官道,由唐越国公汪华在隋末凿山开通,至明代,更是连接古徽州府和安庆府的重要驿道。徽商兴起后,它便成为运输粮食、盐和山产的交通要道,过往行人络绎不绝。许村也凭借这条官道,成为市肆殷繁的水陆转运码头。

这一时期的文教与科举入仕,也同样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南宋时期“声名郡邑”的“双桂堂”重建以后,许德绍及其后人延师训子。明嘉靖年间,许琯告老还乡后,在泉泽建“白果书院”,大兴学风。同为嘉靖时期,许思敬筑“会中精舍”。邑内的许多名人都曾会聚于此,相互吟诗应和。明嘉靖年间的“四山楼”培养了许国、许佐。此外,还有一些不见经传的私塾和义塾。

这一时期许村共有27人中举,53人出任公职,这其中绝大部分是在明弘治到清道光之间。这一时期还留下了许多诗文集。现存于大宅祠的“云溪堂丛帖刻石”,是这一时期刻石艺术的代表,它是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前后,由大宅祠后裔许世魁汇刻于吴郡,后运归许氏故里,镶嵌于祠内而流传至今。

在明弘治至清道光近四百年间,许村的发展到了鼎盛时期。这里文风昌盛,教育发达,诞生了一批学者、官员和富商。箬岭官道的繁荣,客观上也促进了许村的经济繁荣。许村也凭借这条官道,成为商贾云集的水陆转运码头,成了名副其实的歙北重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