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血压病患者为什么要使用阿司匹林?
高血压病患者的首要死亡原因为血栓性事件(脑梗死、心绞痛、心肌梗死等)。收缩压140~159mmHg、160~179mmHg、≥180mmHg的三组高血压病患者,冠心病事件发生率分别为血压正常者的4倍、10倍和25倍,因此,预防血栓性疾病是高血压病治疗的重要目标之一。阿司匹林是防治血栓性疾病的“基石”,可有效降低高血压患者血栓性事件发生率,提高远期生存率。因此对于绝大部分高血压病患者,都应该考虑是否需要使用阿司匹林。
(2)指南对高血压病人群使用阿司匹林有何建议?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对于有心脏事件既往史或心血管病患病危险较高的患者,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可降低脑卒中和心肌梗死的危险。小剂量阿司匹林对50岁以上、血清肌酐中度升高或10年总心血管危险≥20%的高血压病人群有益。
中国专家共识:血压控制稳定(<150/90mmHg)的高血压病患者,如合并一项高危因素则应服用阿司匹林。
2006年AHA/美国心脏病学会(ACC)指南:除非有禁忌证,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应终身服用阿司匹林,剂量为75~162mg/d。
(3)临床如何快速判断哪些高血压病患者应服用阿司匹林?
根据心血管疾病危险评估量表,如果没有禁忌证且血压控制良好,下述3类高血压病患者应考虑服用阿司匹林:
①50岁以上单纯高血压病患者。
②50岁以下合并任一危险因素的高血压病患者。
③有血栓性疾病(冠心病、脑梗死、外周动脉疾病)的高血压病患者。
(4)高血压病患者服用阿司匹林会不会增加脑出血危险?
所有抗血小板聚集药物都会增加出血危险,但合理使用阿司匹林后患者的获益远大于风险。对服用阿司匹林进行二级预防的人群而言,该药使患者获益的程度是危险的30~50倍。
阿司匹林引起的出血主要表现在胃肠道非致命性出血,与安慰剂相比其发生率稍有增高(每900人服用1年阿司匹林出现1例消化道出血)。颅内出血发生率增加的绝对值更低,如2万人参加的HOT研究以及对4万人观察10年的女性健康研究均未发现小剂量阿司匹林会导致颅内出血增加,只有更大规模的荟萃分析才可以证实其差别。
(5)高血压病人群应用阿司匹林的合理剂量是多少?
阿司匹林100mg/d(75~150mg/d)是长期使用的最佳剂量。
欧美及中国指南同样推荐100mg/d(75~150mg/d)阿司匹林是长期使用的最佳剂量。
对于急性期或血管支架置入早期患者,阿司匹林剂量为150~300mg/d,服用时间根据疾病种类、支架类型、患者状况决定。如急性脑卒中患者常需要服用2~4周,后改为100mg/d(75~150mg/d)长期服用。
考虑到中国人的具体情况,建议阿司匹林长期服用剂量为75~100mg/d。
高血压病患者服用阿司匹林预防心脑血管事件是一个终身过程,无禁忌证的高血压病患者均应无限期服用阿司匹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