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发表的5项大规模临床试验具有下列5大特点:①均应用他汀类降脂药物;②追踪观察时间长;③治疗后血浆TC和LDL-C降低明显;④冠心病死亡率和致残率显著下降;⑤未见自杀、暴力、恶性肿瘤等非冠心病死亡率上升。
这5项大规模的试验中,有3项是冠心病的二级预防试验,受试对象为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病后3~6个月的冠心病患者;2项为冠心病的一级预防试验,受试对象为尚未患冠心病者。所以,从这5项大规模的临床试验结果尚不能确定他汀类降脂药物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有同样的临床益处。
最近瑞典的急性心肌梗死注册研究结果表明,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早期应用他汀类药物,生存率明显增高。接受试验的患者在住院期间即开始接受他汀类治疗,1年死亡率明显减低。
德国最大的急性心肌梗死研究中心的MITRA-1和MITRA-2试验取得了与瑞典研究相似的结果。研究发现,20世纪90年代后期他汀类药物的广泛应用(1994年15%,1998年76%)使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住院病死率降低13%。第一项关于他汀类药物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早期应用研究是PURSUIT试验,结果表明:无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在住院期间就服用他汀类药物,随后6个月的病死率明显降低,治疗开始60天内生存率高于未服用他汀类药物者。
积极降脂治疗减少心肌缺血事件研究(MIRACL)的结果于近期已发表。该研究的对象是不稳定心绞痛或无ST段上抬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观察在住院96小时内开始服用阿托伐他汀(80mg/d)治疗对急性缺血事件再发生的影响。平均观察16周后的结果表明,阿托伐他汀积极降脂治疗可降低首要终点发生的危险性16%。MIRACL试验结果显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早期应用他汀类药物可显著减少再次缺血事件,不论LDL-C基础水平如何,都应当应用。强化降脂治疗有助于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并能改善动脉内皮功能。
上述试验的共同特点是,所采用的都是他汀类调脂药物,结果均显示:采用他汀类药物治疗使TC、LDL-C和TG都有所降低,其中LDL-C的更为明显,能明显减少冠心病事件,不管是冠心病一级预防、二级预防还是急性冠脉综合征,使得他汀类药物在众多调脂治疗预防血脂异常中一枝独秀。具有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患者可以通过他汀类药物治疗获益,而高危患者获益更明显,这类药物用于冠心病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的效果确切,目前这类药物已成为冠心病患者的标准治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