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怎样对待脑卒中后的心理障碍

怎样对待脑卒中后的心理障碍

时间:2023-04-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脑卒中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是危害人们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脑卒中后除伴有不同程度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减退、肢体瘫痪和言语障碍外,约70%的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障碍,其中10%为重度抑郁。以出现烦躁不安、焦虑或抑郁等心理障碍多发。

脑卒中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是危害人们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脑卒中后除伴有不同程度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减退、肢体瘫痪和言语障碍外,约70%的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障碍,其中10%为重度抑郁。以出现烦躁不安、焦虑或抑郁等心理障碍多发。脑卒中患者的心理状态对疾病的预后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良好的心理状态可促进疾病的恢复,开展综合心理治疗能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心理障碍,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调整了病人的心理状态,消除不良心理因素对治疗的影响,使患者和患者家属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可以提高临床疗效、最大限度地恢复受损肢体的功能,可以提高患者的躯体功能及生活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焦虑型:由于躯体的突然病变,出现紧张、疑虑、担心等。采取主动耐心为患者解答疑问,自动征求意见和需求,使患者焦虑情绪放松,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能够安心治疗和康复。对于失语的患者出现的焦急,要帮助其适应非语言方式进行交流,如书写、打手势、暗语、询问等方法,要主动并且耐心细致,态度和蔼,尽量满足患者的各种生活要求,降低焦虑程度,帮助患者制订肢体和语言康复计划,鼓励患者大胆说话,如复述语言、读报、读书等,使其树立信心,尽快克服语言障碍关。

(2)抑郁型:女性较多,患者情感压抑,对生活失去信心,对外界事物不感兴趣,严重者有悲观厌世、拒绝一切治疗。针对其心理特点,首先建立其自信心。并适当的应用抗抑郁药物。安排患相同疾病的人住在一起,有同病相怜的感觉,容易沟通心灵,处于恢复期的患者现身说教,使患者很快振作起来,积极配合治疗护理,提高功能锻炼的效果,使肌力较快恢复。重视家属的作用,在患者情绪不稳定时适当放宽探视要求,允许家属陪护,有效的心理支持和感情交流,可使患者获得慰藉,减轻孤独感。增加安全感,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