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证】
参阅颈内静脉临时导管置管术。
【禁忌证】
参阅颈内静脉临时导管置管术。另外,需注意以下禁忌证:
1.胸廓畸形或锁骨和肩胛畸形。
2.锁骨和肩胛带外伤,局部有感染。
3.横膈上升,纵隔移位等胸腔疾患。
4.严重肺气肿。
【操作方法及程序】
1.体位 体位同颈内静脉穿刺,经锁骨上穿刺锁骨下静脉还要使肩胛下移,显露锁骨上窝。个别不能完全平卧的病人,可以半卧位,但尽可能接近平卧。
2.穿刺点选择 锁骨下静脉穿刺有上入路和下入路两种方式,上入路在胸锁乳突肌锁骨头的外侧缘与锁骨的交界点为进针点,针尖与锁骨成45°与冠状面尽量保持水平并指向胸锁关节。下入路为目前使用较多的方式,一般在锁骨中、外1/3交界处的锁骨下方进针,针尖指向胸锁关节,针干尽量贴近皮肤,向后并向上进针。
3.操作方法 现以锁骨下入路插管为例加以具体说明,采用钢丝导入法(Seldinger法)。
(1)体位及常规准备见颈内静脉置管。
(2)在锁骨中、外1/3交界处的锁骨下方做皮下麻醉并用局麻针指向胸锁关节做皮下浸润麻醉。针干尽量贴近皮肤向后并向上进针,进针时要先抽吸注射器,观察有无回血。一旦发现回血并确认为静脉血,认准方向、角度和进针深度后拔出试探用的局麻针。如果全部针头进入皮下也未见回血,则退出局麻针,将针头向上或向下,针干与皮肤成15°~20°再次试探进针。但不可反复多次多方向试探进针。因为未见回血的原因可能是局麻针头的长度不够,特别是进针点偏外侧时,而不是角度不对。
(3)用注射器(可含有一定量生理盐水)接上穿刺针,沿局麻针穿刺方向进针并保持适当的负压,徐徐进针,当针尖进入静脉时,常有突破感,回抽血流畅通。如果未见回血,按照上述局麻针的方式变换一下穿刺角度。
(4)其余步骤同颈内静脉置管。
【注意事项】
1.参阅颈内静脉临时导管置管术。
2.锁骨下导管应比颈内静脉导管略长,一般为16cm左右,应选用规格合适的导管。插管后应根据X线胸片,做适当的调整。
3.今后拟建立慢性血管通路者,尽可能不选择锁骨下静脉,因为本技术引起锁骨下静脉狭窄的机会比较高。
【并发症及处理】
1.参阅临时导管颈内静脉置管术。
2.锁骨下静脉穿刺易损伤锁骨下动脉,一旦发生,不宜压迫,可请血管外科或者胸科医生协助处理。
3.胸导管损伤。左侧锁骨下静脉插管可损伤胸导管,穿刺点可有清亮淋巴液渗出或出现乳糜胸腔积液。此时应请胸科医生协助处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