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毒后做血液透析的后遗症

中毒后做血液透析的后遗症

时间:2023-04-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血液透析是利用半透膜原理使溶质通过弥散、溶液对流以及透析膜的吸附作用来完成清除患者体内毒素和水分,达到血液净化,从而替代肾功能的目的。AKI伴有高钾血症,严重代谢性酸中毒或急性左心衰竭应急诊透析。对于病情严重不能耐受常规血液透析的患者可以采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严重尿毒症症状:严重代谢性酸中毒、严重高钾血症、水钠潴留性高血压、高度水肿、急性左心衰竭、肺水肿、心包积液和尿毒症性脑病等,应尽早血液透析。

【原理】

血液透析是利用半透膜原理使溶质通过弥散、溶液对流以及透析膜的吸附作用来完成清除患者体内毒素和水分,达到血液净化,从而替代肾功能的目的。

1.弥散 溶质通过半透膜从高浓度侧向低浓度侧扩散过程称为弥散,弥散度与浓度梯度相关。

2.对流 在压力作用下,溶液(溶质和溶剂)同时通过半透膜的传递过程,对流效率与压力有关。

3.吸附 通过电荷或分子间力的作用,物质与膜材料表面的结合为吸附。

【适应证】

1.急性肾损伤(AKI) 达到AKI 3期标准[血清Cr大于基础值的3倍或达到354μmol/L;尿量<0.3ml/(kg·h)超过24h,或无尿12h]就可进行血液透析。AKI伴有高钾血症(血K≥6.5mmol/L),严重代谢性酸中毒(HCO3≤15mmol/L)或急性左心衰竭应急诊透析。对于脓毒症或脓毒症性休克,应尽早开始血液透析。对于病情严重不能耐受常规血液透析的患者可以采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2.慢性肾衰竭开始透析的指征

(1)血清尿素氮≥28.6mmol/L(≥80mg/dl),肌酐≥707.2μmol/L(≥8mg/dl)或GFR<15ml/min。

(2)严重尿毒症症状:严重代谢性酸中毒(HCO3≤15mmol/L)、严重高钾血症(血钾≥6.5mmol/L)、水钠潴留性高血压、高度水肿、急性左心衰竭、肺水肿、心包积液和尿毒症性脑病等,应尽早血液透析。

(3)糖尿病肾病、儿童、老年、妊娠等慢性肾衰竭患者,根据病情可以提前进行血液透析。

3.急性中毒 证明可经透析清除的药物或毒物的中毒。

4.严重电解质紊乱 高血钾、严重高血钠或低血钠、高血钙、高血镁等。

【禁忌证】

随着血液透析技术的提高,严格讲没有绝对的禁忌证。

【相对禁忌证】

1.严重活动性出血。

2.颅内出血伴颅压增高。

3.升压药不能纠正的严重休克。

4.心肌病变引起的严重心力衰竭。

5.不能合作的婴幼儿及精神病患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